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pdfVIP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1.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 2.积累、品味、吟唱和运用古诗词,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 3.积极主动参与搜集资料,合作探究诗与画的结合。 4.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并能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激发学生用多 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培养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 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一、导入新课 播放背景音乐:古筝乐曲《一剪梅》。 师: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春天我们会吟诵:春眠不觉晓, 生:处处闻啼鸟; 师:夏天我们会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秋天我们会吟诵:晴空一鹤排云上, 生:便引诗情到碧霄; 师:冬天我们会吟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这个环节上,让学生热热身,其实也是对古诗的又一次巩固与积累。) 师:这一首首古诗就如同这一曲美妙动听的古筝乐曲,让人沉醉流连,让人乐而忘返。 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这美妙的乐曲一起到古诗苑中漫步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分门别类辑古诗 1.色彩。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 美丽。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明确: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②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③等闲识得东风 面,万(紫)千红总是春。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植物。下面诗句中含有植物的名称,我们来填一填古诗中的植物名。 明确:①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动物。很多同学家里一定养过小动物吧,小动物多么可爱,在古人的诗句中那些动 物更是活灵活现。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诗句中写的是哪些动物? 明确: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地名。南京、开封、洛阳都是大家熟悉的地名,古诗词中也会出现地名。我们来看 一看下面一些含有地名的诗词。 明确: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④(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目标导学二:诗情画意品古诗 为诗配画 1.诗:(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画:(宋)马远《梅石溪凫图》 解说词:生于悬崖的梅树倒悬而下,梅花怒放,溪水碧波中,群鸭嬉戏,处处都洋溢着 春日活跃的生机。 2.词: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画:(现代)王成喜《铁骨生春》 解说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画家以铁干、春蕾隐喻性地歌颂了红梅傲雪 迎春的高尚品格。 3.诗:(清)郑板桥《题竹图》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画:(清)郑板桥《竹图》 解说词:画幅上的竹子,从石缝中挺然而立,坚韧不拔,遇风不倒,郑板桥借竹抒发 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襟,表达了勇敢面对现实,绝不屈服于挫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