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pptVIP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现代派文学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20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都对欧美各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朱维之、赵澧 《外国文学史》 20世纪,垄断资本主义、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现代之析 迷惘与荒诞——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法国, 贝克特《等待戈多》 《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作品赏析 合作探究三 迷惘与荒诞——现代主义文学 《等待戈多》:两个流浪汉在荒野路边一棵树下等待戈多,用各种无聊的动作和对白来消磨时光。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没交代,唯一的主题便是等待。 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萨缪尔·贝克特 《等待戈多》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爱尔兰: 贝克特《等待戈多》 流派:荒诞派。 主题:他们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毫无意义,因此,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与绝望,就成了他们不断重复的主题,以此来表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茫,描绘了一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 特征:①反映现代 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集中表现自我;②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只有一个场景和六 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 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 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 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B.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C.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 D.反映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现代人的共同心理 19世纪以来西方的三大文学流派 流派 时间    背景 代表 特点 1.发掘人的感情世界; 2.想像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 1.真实反映社会, 暴露黑暗,批判现实罪恶. 2.塑造英雄与正面人物 1.集中表现自我 2.采取反传统的形式,很难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18C末—19C30S 19C30S —20C早期 19C晚期 —20C 对“理性王国”失望,寻找精神寄托 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尖锐 两次大战、经济危机、社会问题 法·雨果 英·雪莱 德·海涅 法·巴尔扎克 俄·托尔斯泰 美·海明威 爱·贝克特 重点 2、代表作: 1、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20世纪苏联文学(20世纪上半期)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特点 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 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多样化的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 4.影响: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历史性变革 高尔基:《母亲》(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基础) 与时俱进——苏联和亚非拉文学 学思之窗:“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名言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它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段名言反映了苏联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充满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它表现了作者要为建立人类社会美好未来奋斗的人生态度。 作品赏析 讨论: 比较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苏联文学的差别,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 差别:空虚、迷惘、痛苦 —— 朝气蓬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原因:西方的社会危机引发精神危机 —— 苏联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特点: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主义压迫思想。 亚、非、拉美文学 泰戈尔《戈拉》 鲁迅《呐喊》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1.背景: 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高涨 中国:吝啬鬼 清《儒林外史》严监生。死前伸出两个手指头,原来是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草。 凤凰古城火柴店:“卖男孩的小火柴”,其实是说,这家店卖的是男孩子喜欢的

文档评论(0)

189****0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