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317-2∞2
茶有害生物安全控制
技术规程
2∞12 -08 -29 发布 2∞2 -12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胃口 -2002
言
前
本标准依据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农药使用方面参照GB428S -1卿《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8321.1-1师《农药合理使用在赠(一))、GB8321. 2 -19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CB8321. 3
-198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川、CB8321.4 - 1993(农药合理使用准舅{四))、CB8321. 5 -1997(农
药合理使用准则(五))等标准编制面成e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东港区茶叶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 王同伟孙作文嗣君奈陈宏陈为周侯面芳
DB 371T317 -2(泪2
茶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及荼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过程中农药的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辖区范围内茶的无农药污染生产。
2 术语
2.1 有害生物
对经济植物造成经济损失的生物。包括病原物、虫(昆虫、蜻)、草、鼠、软体动物等。
2.2 综合治理
从植物生态系的整体出发,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自然控制作用,协调运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物
理措施、化学防治等各种适当防治技术,安全、经济、有效地将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
平之下的植保措施体系。
2.3 农业措施
通过耕作栽培措施或利用选青抗病、抗虫品种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2.4 生物措施
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生、繁殖或减轻其危害的方法。
2.5 化学防治
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有害生物的方法。
2.6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离茶叶采收的间隔天数。
2.7 防治指标
即经济阔值,为防止有害生物达到经济危害水平而设立的种群密度或发生程度。
3 主要防治对象及防治指标
3.1 叶蜻类
百叶有虫75 -1∞头。
3.2 荼螃
有蜻芽梢率4% -5%。
3.3 黑剌粉虱
一龄幼虫占80%时。
3.4 蛤类
枝于有4-5 头雌虫。
3.5 茶叶蝙类
每平方米有虫7 -10 头。
3.6 荼饼病
芽梢发病率3% -5% 。
3.7 荼芽桔病
老叶发病率4% -6% 。
3.8 荼云纹叶桔病
成叶发病率10% -15% 。
3.9 荼炭瘟病
成叶发病率10% -15% 。
DB 371T311-2∞2
4 结合治理技术
4.1 农业措施
4. 1. 1 开辟新茶园时选用抗病虫的荼树品种和无病虫苗木,尽量采用丛栽或条栽的方式,防止过度
密植。
4.1.2 适度深耕,将表土中的越冬病虫深埋人土;夏季伏耕,使土中病虫曝晒而死。
4. 1. 3 合理修剪,可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抑制喜湿或郁闭条件下的黑刺粉虱、介壳虫等害虫的发
生。
4. 1.4 在采摘季节,及时分批多次采摘,通过采摘恶化害虫的营养条件,破坏产卵场所,可减轻蔚虫、
小绿叶蝉等多种害虫的危害。
4. 1. 5 增施有机肥,实行平衡施肥,及时灌溉和排水,抑制茎叶和根部病害,增强茶树的抗病能力。
4.1.6 早春和秋冬季清洁荼圃,及时清除残枝落叶,减少病虫害发生。
4.1.7 合理除草。茶园要及时除草,最好采用人工除草,可减轻多种病虫危害。对一般杂草不必除
尽,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有利于天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7_T 342-2003 硫酸软骨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山东省).pdf
- DB37_T 337-2003 蜂蜜中花粉种类及含量的检测方法(山东省).pdf
- DB37_T 332-2002 黄瓜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 DB37_T 329-2002 茄子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 DB37_T 330-2002 莴苣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 DB37_T 328-2002 番茄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 DB37_T 327-2002 大蒜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 DB37_T 326-2002 菜豆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 DB37_T 325-2002 韭菜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 DB37_T 324-2002 芹菜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 DB37_T 306-2002 牛人工受精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 DB37_T 305-2002 肉牛场建设标准(山东省).pdf
- DB37_T 302-2002 种猪场建设标准(山东省).pdf
- DB37_T 299-2002 种鸡场建设标准(山东省).pdf
- DB37_T 271-1999 皱纹盘鲍苗种(山东省).pdf
- DB37_T 269-1999 水中臭氧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甲基橙标准滴定法(山东省).pdf
- DB36_T 413-2003 安义瓦灰鸡(江西省).pdf
- DB36_T 394-2003 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标准(江西省).pdf
- DB36_T 372-2001 江西省秋延后辣椒棚栽技术规程(江西省).pdf
- DB36_T 371-2001 高山辣椒栽培技术规程(江西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