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PAGE / NUMPAGES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4游漓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能通过课文中的形象描写,感受漓江山峰的形态特点,领略其独特与神奇。 3能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抄录下来。教学重点: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激发学生对漓江的喜爱之情,并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描写中领会漓江山峰的独特与神奇。
教学准备:
漓江的风光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初识漓江
1、激趣导入:(PPT配乐播放图片)
师简介: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水上吧。
??? 漓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全长437千米,是桂林人民的母亲河。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蜿蜒曲折。从桂林至阳朔一段,长83千米,两岸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兼有深潭、险滩、飞瀑、流泉。乘船游览其间,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故有“百里漓江,百里画廊”之说。? 孩子们,漓江美丽吗?是啊,简直是美不胜收!那今天我们就跟着林非先生好好地来欣赏欣赏漓江的奇山异水吧!2、(PPT显示课题:游漓江)请读课题:游漓江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3、引导质疑:? 从课题,你读到了什么呢?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PPT:(1)先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请作好记号。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2)再默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本文重点写了漓江的山还是水?在有关的句子下画上横线,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2、认读生字,理解生词
(1)认读生字。(PPT:船舱 蜿蜒 妩媚 气魄 对峙 窥伺 伫立 扬蹄疾走 迥然相异、溯江而上 抵达 闻名遐迩 阳朔)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舱”和“迥”两个字是后鼻韵。
B、“船舱”的“舱”,“窥伺”的“伺”,“溯江”的“溯”是平舌音。
C、“对峙”的“峙”,“伫立”的“伫”,“阳朔”的“朔”都是翘舌音。
(2)理解生词。(PPT显示:蜿蜒 对峙 窥伺 溯江 迥然相异 闻名遐迩)
A、对峙:相对而立(PPT图)。
B、蜿蜒: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PPT:山脉、河流、道路等图)。
C、窥伺:暗中观察动静,等待机会。这个词一般都含有贬义色彩(PPT举例:旁晚,屠户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只狼正在一棵大树后窥伺着他。)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D、溯江:沿着江水逆流而上(PPT)。
E、迥然相异:相差很远(PPT)。
F、闻名遐迩:远近有名,形容名声很大(PPT)。
G、用“迥然相异”“闻名遐迩”分别造句。
【再读,和生字教上了朋友后让我们去解决···】
3、归纳回答刚才的问题:本文写了作者船游漓江看到的山水风光,但重点写的是漓江的山。所以本文主要描写的是漓江的山(PPT)。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因为有了水山才有了灵性,··船舱了都看到了怎样的漓江水··】
二、品读正文,同游漓江
1、找出句子品析漓江水的特点。
(!) (PPT)“漓江确实是美,透过绿色的水波,能数得清江底的水藻和碎石。”(碧绿和清澈)(PPT)。(2)(PPT)“一座座山峦的侧影躺在淡淡的波纹里,轻轻地晃荡着。”【多美 的意境,美的感受再来读一读···】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作者从水写到山,如此不露痕迹,过渡巧妙,浑然天成。)
【下面让我们随作者的视线一起去看看两岸 的小山峰···】
2、学习第2段,概括漓江两面岸山峰的特点。
【当作者看到漓江小山峰的第一印象···】惊讶,欣喜,喜爱
A、(PPT):像一根根竹笋、一把把宝剑、一座座屏风,在青草丛中直挺挺地冒了出来。(直挺)。
B、(PPT):每一座小小的山,都像个硕大的盆景,也许少了点儿雄健的气魄,却蕴藏着许多的妩媚。(妩媚)。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C、赏析比喻的表达效果。(不仅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漓江山峰的特点,而且使文章语言也显得生动优美。)
D、【让我们带着作者初见漓江山峰的惊讶,欣喜,喜爱感受再来读一读】
D、【孩子们,作者这里写的山峰,具体指的哪座山峰?叫什么名字呢?嗯,是的,作者没有具体写哪座山峰,而是总写了漓江两岸山峰特点】(PPT:总写)。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3、长长的漓江水尤如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卷,随着游船的前进,那连绵起伏、千姿百态的小山峰将画卷徐徐展开。【作者具体给我们介绍了那几座小山峰】(“象鼻山”、“斗鸡山”,“画山”)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4、赏析三座小山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