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学导案5740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PAGE / NUMPAGES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李煜的《虞美人》是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三单元中的一首诗。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情感世界,还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本篇课文要以诵读为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词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教学目标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2、感受李煜词中复杂的愁绪。 3、理解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4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走近作者: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密布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公元978年7月7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之后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后人有诗叹曰:“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同学们,你们知道故事中的他是谁吗? 对,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失败的政治家。但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个昔日君主的目光回首家破人亡的不幸命运。在死亡的召唤声中,他没有闭上眼睛,而是蘸着血,和着泪写下了一曲曲传诵千古、凄凉如挽歌般的杰出诗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首先跟老师一起吟诵我们学过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这节课我们要赏析他的《虞美人》。(板书课题) 二、简释课题,了解“虞美人”: 词牌名“虞美人”的由来,源于项羽与虞姬的悲剧故事: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三、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这首词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的现实,有诘问,有自问,诵读时语调要低沉,慢速,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前句是诘问苍天,也是抒发自己浓烈的感情,巨大的愁烦劈空而来,所以句声要渐强,情绪的核心词“何时”要放慢语速,强调愁绪无法遏制。后句由现实转入回忆,思绪渐行渐远,沉浸到往事之中,故声音要减弱,表达感慨万端情绪的“知多少”也宜放慢语速。这两句一写现实,一写过去,感情上由烦闷的倾泻爆发转为凝思往事的复杂情怀,诵读是要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两句也是将现实和过去对比来写,前句叙事,其中蕴涵着无限感慨,一年一度,时光流转,屈辱的日子依旧;后句抒情,举头望月,思恋故国,往事不堪回首。诵读这两句,首先要有形象感,设想自己就是抒情主人公,夜晚在小楼上独自凭栏思虑,恼人的春风吹过,抬头仰望皎洁的月光,想起旧日的江山往事。做到眼中有形象,心中有悲情。诵读这两句要以平淡的语调出之,语速要慢,昨夜后语调延长,“又”重读,“东风”收尾要淡,后句要注意切分词句,要强调顿挫之感,把“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三个词组的诵读节奏区分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两句既是回忆又是推想,感慨的情绪和前两句相比有所强化。诵读这两句同样要有形象感,作者的思绪沿着故国来到了旧日生活的皇宫,雕栏玉砌还和从前一样,可宫女们的容颜已经衰老了。眼中有形象才会体会到“物是人非”的感觉。诵读时要把这种深沉的感慨表现出来,强调切分词句,通过语音的顿挫、凝滞,表现巨大的悲哀,尤其是“朱颜改”三个字,因放慢语速,加强吐字力度,但音

文档评论(0)

177****08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