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说课稿.pdf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说课稿.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白云湖镇中心小学 孙德凤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 。 我在设计本节课时, 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将教材的意图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机结合, 充分贯彻落实三分之二课堂教学模式 ,整节课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亲身体 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求知,在求知中快 乐,在快乐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基于以上的教育教学理念,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流 程和预设效果几方面来谈一下我对本课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的认识》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 ,是后面认识 “吨”的前提, 同时也是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基础。克和千克这两个量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 接触过物体的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 直观,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 ,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而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克和千克 的直观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鲜明,深刻的感知。 (二)学情分析 “克与千克的认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一是生活经验不多,二是比较抽象,因此学 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克与千克,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意强 化学生的实践活动。本节课将观察、动手操作、演示、实践运用等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各环节 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际操 作,让学生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感受 1 克和 1 千克的实际质量, 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 知道 1 千克 =1000 克 ,并了解用天平和 盘秤及弹簧称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在操作活动中 ,探究估测物品质量的方法。培 养学生估测质量的意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是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五)教具准备:大米、苹果、秤、有质量标识的物品薯片、饼干等, 2 分硬币等若干份, 课件。 (六)教法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 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 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 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 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 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生活情境 直观教学、体验教学、探究教学 动 手 实 践 活动情境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掂一掂、 估一估、 称一称 游戏情境 二、说教学思路 具体分四个层次: 1、抓住学生的已有生活常识及经验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