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设计》教案 一.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案一 课题 一:茶席溯源 教学目标 掌握茶席设计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 和难点 茶席设计的发展史;茶席设计的共同目标。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媒介 多媒体 教学过程 设计方案 一 说课 1. 本课程的意义 2. 本课程学习什么 3. 本课程的学习安排 二 课程讲授 茶席发展史 古今茶席设计的共同目标 三、小结 课后任务 全班分成两人一小组,准备一套茶席设计。 教学后记 同学们对本课程充满期待,希望通过学习设计出好的作品。 教案续页 教学设计具体过程、方案(可加页): 一 说课(30分钟) 1. 本课程的意义: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拓展课,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提升自身文学修养,增强综合素质,是连接学生和就业之间的重要课程。 2. 本课程学习什么?熟练掌握茶席设计的构成因素,并将茶席各个要素和谐搭配并创新设计出灵动的茶席。在茶席设计的基础上学会组织各种形式的茶会。 3. 本课程的学习安排: 1.茶席溯源 2.茶席设计构成因素(茶品和器具) 3.茶席设计构成因素(茶点、挂画和背景) 4.茶席设计构成因素(插画和香道) 5.茶席设计题材及主题 6.茶席初次展示及修正 7.茶席正式亮相校园 8.准备组织茶会 9.举办茶会 二 课程讲授 1.茶席发展史(15分钟): 席:用芦苇、竹篾、蒲草等编成的坐卧垫具; 席,引申为坐位、席位; “君赐实,必正席,先尝之。” ----《论语?乡党》 后引申为酒席; 日本茶席:茶室,茶屋; 韩国茶席:为喝茶或喝饮料而摆的席,指桌上摆放的各种茶果及点心。 台湾茶席多指茶会。 茶席:泡茶、喝茶的地方,包括泡茶的操作场所、客人的坐席以及所需气氛的环境布置。 ----童启庆 2.古今茶席设计的共同目标(75分钟): 共同目标:茶席设计是一种追求自然的艺术。然后从七幅图来进行讲解。第一幅图描绘的是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这首诗是我国最早咏及茶事的诗。第二幅《唐人宫乐图》,作品描绘的是后宫嫔妃十几人,围坐于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他们一边品茗,一边欣赏着四周的自然景色。第三幅图宋徽宗赵佶的《文会图》,第四幅宋刘松年《博古图》,整个茶席设置于室外高大的松树林间,茶席一旁,文童跪地轻摇蒲扇,四足大风炉内火焰正旺。第五幅《童子侍茶图》--元代道士冯道真的作品。茶席被置于室外的几株新竹前,一块硕大的假山石后,桃树正盛开着诱人的花朵。第六幅明代丁云鹏绘制的《煮茶图》画面中,满树梨花 白如雪花 假山盆景 白盏红托,品茗环境特别优美。第七幅图是明朝陈洪绶的《停琴啜茗图》。 小结(15分钟) 茶多生长在高山之中,云雾缭然处,吸天地之精华,纳日月之灵气,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圣饮,只有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下才能让茶触碰我们心底里那最柔软的地方,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揽天地灵气入一方茶席,把山之力,水之韵味,融为一泡茶,让茶香与美景融合,我们会陶醉其中。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古今茶席设计的共同目标:追求茶席的自然艺术境界。 教学随笔: 用尽可能生动的语言为学生描绘出品茗对优美环境的要求。

文档评论(0)

te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