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看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发展与城郭之制总结.ppt

从城看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发展与城郭之制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城”看中国古代三三三三三 城市起源发展和城郭之制 牟怡 201313091 牛国建筑文化概论 前言 “城”是一种大规模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 城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对私有制的产生乃 至阶级和国家的起源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古代,城市是奴隶主和封建主进行统治 的据点,同时也集中表现了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成就。 牛国建筑文化概论 占城示意图 牛国建筑文化概论 说文》“城以盛民也。” 《墨子》“城者所以自守也。” 古汉语中,“城”和“国”两字的意义相通:“匠人建国,水地以县。” (《考工记》) 在诸侯林立的先秦时代,一国不过一城而已。这种种释义虽各有侧重,但其本 质含义是一致的,那就是:护卫。周金文“国”字即是“或”字,古代从土与从口 是同一意思,与“城”字从戈从土相似。《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 界,固国不以山蛸之险。”国和城是可以相借用的字。《说文解字》口部:“国 邦也。从口从或。”邑部:“邦,国也。”殷商甲骨文尚没有或、国二字。周代 早期金文中,国字作或,表示执干戈守卫土地:晚期孳乳为国者,是加口(音围) 以为国界。在上古文字中,“封”、“邦”实为一字,是封土成堆并植木其上之形 《考工记》:匠人营国,“国中九经九纬。”郑玄注:“国中,城中也。”《仪 礼·既夕礼》“至于邦门”,郑玄注:“邦门,城门也。”营国,就是营城 牛国建筑文化概论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