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战国策)ppt课件[文字可编辑].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译文: 在此期间,天下如此广大,百姓如此众多,王侯 们的威势、谋臣们的权力,都取决于苏秦的策略。 不费一斗粮,不出一兵,不打一仗,不断一弦, 不折一箭,诸侯国之间就比兄弟还亲。贤人在位 而天下归服,一人得用而天下顺从。所以说: “把力量用在政治方面而不用在武力方面,用在 朝廷之上而不用在四境之外。” 31 原文: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 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 轼撙衔,横历天下,庭说诸侯之王,杜左右 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32 译文:在苏秦事业辉煌的时候,黄金万千为其所 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光耀于道路;山东六国, 如草从风,倒伏于前;从而使赵国在诸侯中的地 位大大提高。而以前苏秦只是一个出身于穷门陋 巷,贫寒困苦的穷书生罢了。现在却是乘马坐车, 横行天下,在朝廷上说服各国的国王,使国王的 谋臣有口不能言,天下人没有能与之抗衡的人了。 ( 苏秦终于成功,得到赵王重用,赵国因也此崛 起。 ) 33 原文: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 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 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 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 “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 上,势位富贵可忽盖可乎哉!” 34 译文:苏秦准备去说服楚国国王,路过洛阳,他的父母听说了, 打扫房屋,清扫道路,演奏音乐,摆上宴席,到三十里远的郊外 迎接。妻子卑恭地不敢正视,恭听他教诲;嫂子小心翼翼跪拜请 罪。苏秦说:“嫂子,怎么以前傲慢,现在卑恭呢?”嫂子说: “因为你的地位高而且金子多。”苏秦说:“啊!贫穷就连父母 都不认儿子,富贵就连亲戚都畏惧。人生在世,地位和财富,怎 么能够忽视呢!” ( 苏秦成功后,家人对他的态度迅速好转,苏秦从中悟出一个道 理:“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忽视地位和金钱。” ) 35 苏 秦 始 将 连 横 《战国策》 刘向(整理) 1 2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 要记述了战国时二百四五十年间谋臣策 士的言论和活动。作者不可考,大概是 战国时各国史官或策士所辑录。西汉 刘 向 重加整理,按国别整理为十二策,定 名为《战国策》。 一、《战国策》简介 3 目录学之祖 - 刘向 刘向(约前 77- 前 6 )原名更生 , 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 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 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 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 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 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 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 名“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 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 目录学之祖。治《春秋彀梁传》。 4 1 、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 2 、宣扬争名逐利的人生观。 曾被视为“畔经离道之书”。 《战国策》的思想倾向 5 一、长于说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描写人物的形象极为生动。 三、运用譬喻、寓言增强论者的说服力。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 6 《战国策》的 名言名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 为迟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7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明主爱其国,忠臣爱其名。 物舍其所长,知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以财交者,则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道者国必危。 8 《战国策》的 成语 ? 画蛇添足 不遗余力 ? 不翼而飞 返璞归真 ? 侧目而视 安步当车 ? 惊弓之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9 二、战国养士之风与 《战国策》的时代背景 1 、士的兴起 古代作为“四民” (士农工商) 之一的“士”,指“学习道艺”的 人,商、西周时将“士”划入最低 级的贵族阶层,春秋初年到中叶, 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有食 田,有的以俸禄为生。《国语 · 晋语 四》:“大夫食邑,士食田。”春 秋末年以后,士才逐渐成为统治阶 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到了战国, 养士之风盛行,士的地位有了新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