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延迟满足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块糖背后的秘密: 儿童延迟满足 主要内容 4 1 2 3 两块糖的故事 自我延迟满足 已有研究概述 介绍具体研究 两块糖的故事 ?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 1972 ? 斯坦福大学 Bing 幼儿园 ? 16 个男孩, 16 个女孩,年龄在 3-4 岁。 ? “使人惊奇的房间”——装有单面镜的实验室 ? 一套小桌椅、装有糖果的果盒、一个门铃。 ? 任务:儿童只有等实验者工作回来,才能吃到两块糖 果,等待的过程中不能碰或吃糖果;如果无法坚持可以 按铃叫回实验者,但只能吃到一块糖果。等待时间为 15 分钟。 ? 结果: 3 岁孩子大部分很难坚持到最后, 4 岁有接近 50% 能够 延迟满足,坚持到最后。 ? 有趣的是: 那些在幼儿期能够做到自我延迟满足的孩子, 读大学时的学业能力倾向测验( SAT )分数也高,社会适应 能力也强。 什么是自我延迟满足? ? 自我延迟满足: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 时满足的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示的自我调节能 力。 ? 包括两阶段:延迟选择、延迟维持。 自我延迟满足研究简史 斯金纳 弗洛伊德 米歇尔 Karniol 1911 1948 70 、 80 年代 ? 延迟满足观念 ? 延迟满足机制 ? 延迟满足的重要意义 ? 延迟满足的干预措施 ? 延迟满足两阶段范式 ? 延迟选择和延迟维持 ? 延迟终止 ? 研究内容、 手段的细化 和多样化 50 、 60 年代 Thompson 90 年代 ? 改进和扩展了 延迟满足的研究 范式,使之更加 适合于幼小年龄 的儿童 经典的延迟满足实验范式 ? 自我延迟满足范式( SID ) ? 外加延迟满足范式( EID ) ? 礼物延迟满足范式( GD ) 自我延迟满足范式 ? Mischel 等人设计,测查个体自愿放弃即时满足,并忍受自 我施加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包括两个阶段:延迟选择和延 迟维持。 ? 一般程序:首先,主试与被试儿童在实验室中做一些热身 游戏,让儿童熟悉环境,以便自然地作出反应。随后,主 试给被试出示两种被试喜好程度不同或同一种数量不等的 奖励物,让被试做出选择。然后主试告诉选择延迟满足的 被试,他要出去办点事,如果被试能等到他回来,就将获 得他的偏爱物或大的奖赏;如果不想再等下去,也可按铃 邀请主试回来,但这样只能获得他偏爱程度低或小的奖赏。 外加延迟满足范式 ? 20 世纪 80 年代初 Karniol 和 Miller 指出,在现实情境中儿 童极少面临这样自我抉择的选择情境,更多时候是因为父母 的要求而延迟满足。 ? 一般程序:主试直接向被试出示诱人的玩具或奖励物,同样 告诉被试他现在有事需要离开房间一会儿,在此期间,被试 不能玩或者触玩具或奖励物,必须等到主试回来才能玩玩具 或得到奖励物,同样的,如果被试中途不愿等了,就可以按 铃让主试回来。然后主试离开房间,通过单向玻璃记录儿童 的等待时间和延迟策略, 15 或 20 分钟后回来,或在儿童按铃 后回来。 礼物延迟满足范式 ? 由 Funder 、 Block 及其同事于 20 世纪 80 年代设计并使用 ? 测量的是儿童抵制不住拿礼物以及打开礼物的冲动控制程度,是儿童 自我控制能力差异的反映。 ? 一般程序:主试给被试儿童出示一个包装起来的礼物,然后把礼物放 在儿童视线范围内,告诉儿童等他们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如拼图)后 就可以拿到礼物。然后,主试指导儿童完成为期四五分钟的作业任务, 结束后有意整理资料在延迟 90 秒才把礼物拿给小孩。在此期间观察记 录被试者所有指向礼物的言语行为和身体行为,具体包括四个标准化 的行为指标:延迟时间;指向礼物的言语行为;指向礼物的身体行为; 打开礼物时的延迟行为(立即打开、或回去的路上打开、或回家后才 打开)。 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 ? 心理影响因素: 注意、心理表征、元认知、心理冲突、情 绪、语言、观念诱导 ? 社会影响因素: 父亲缺失、社会责任、社会学习、群体压 力、社会经济地位、亲子关系、社会文化 ? 神经生理因素: 脑损伤、性别差异 ? 刺激情境: 奖励物是否突显 ; 奖励物之间的价值差异程度 和是否存在依随关系 ; 奖励物呈现的方式以及不同的延迟 实验情境 (EID 和 SID) 等都能改变儿童实际的等待行为。 ? 外显活动 具体研究介绍 ? 文献: 两岁儿童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 ? 作者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