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朝金银器特点及介绍
唐代金银器特点及介绍
唐代金银器:宽纳包容,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唐代金银器繁荣因素:
1、与游牧民族的渊源。
2、与外来文明关系密切,以粜特、萨珊、
拜占廷为主的三个器物艺术系统对唐
代产生了重要影响
受到“金银为食器可得不死”的传统
养生观念影响。统治者笃信神道,追
求长生不死,对金银器的发展无疑是
种促进。
乐伎八棱金杯
高6.1cm,口径7cm,重378g
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徐具」
金银丝结条银笼子(唐)通高15cm,厚0.2cm,长
20cm,重3
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
此笼是装茶叶的器皿。笼子由上盖、提梁、笼
体和足四部分组成,皆用金银丝编织而成。丝径
极细,纹样呈长六角形透空,孔眼如蜂房状。提
是用素银丝结为复层,系结于器身两端。盖体
稍隆,盖与盖沿的交棱线为金丝盘旋成的连珠
盖中心为金银丝编成的浮屠状装饰物。器足由鎏
金银丝盘旋成三个旋圈套,似爪形笼脚,足上剖
为兽面装饰。该笼出土于地宫后室,是懿宗所赐
N@整套茶具中的件,这套晚唐宫廷茶具为我国首
次发现,弥足珍贵。
四员
茶具
鎏金镂空飞鸿球路纹银笼子
唐通高178cm,腹深10.2cm,重654g
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法门寺
博物馆藏
此器系模冲成型,通体镂空,纹饰鎏金
盖为穹顶,口沿下折,顶面錾饰15只
飞鸿,口沿上缘錾饰一周莲瓣纹,下缘
饰一周上下错列的破式团花纹,鱼子纹
地。两侧口沿下铆有环耳,套置提梁
提梁截面呈扁六棱形,上接银链,银链
另一端与盖顶相连。笼体口沿处亦饰
周破式团花纹,腹壁錾三周20只飞鸿
均两两相对。通体镂空处作球路纹
这种图案在唐代基本
鎏金龟形银盒(唐)高13.3m,长277cm,宽149cm,重8189
系具
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法门寺博物馆藏
鎏金龟形银盒采用钣(ban)金、模压、錾刻、鎏金、焊接等工艺加工制成,是一种可开
启、盛放茶叶的容器。其造型仿生龟状,龟首昂起、尾部向下弯曲、深腹、平底、四腿紧
贴腹体,左足前掌履地,如行如走,极具动态。这枚龟盒不仅反映了唐代尚龟的民俗,也
体现了唐高超的金银器加工工艺
上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