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孟子4修养的境界万物皆备于我学案苏教版选修论语.docx

高中语文孟子4修养的境界万物皆备于我学案苏教版选修论语.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万物皆备于我 晨读?开卷有益 【画面描述】 一条以“少儿图书”为头的毒蛇, 口吐“成人化内容”的信子, 个背着书包,惊慌逃跑的孩童。 【寓意点评】 漫画揭示了“成人化”的图书正严重侵蚀着孩子们纯真童心的现象。 追击 i9!mi?自主导学 第1步识记通假一一奥妙无穷方块字 ⑴鼓瑟希(“希”同“稀”) (2) 莫春者(“莫”同“暮”) (3) 孰能为之大(“之”同“其”) (4) 则为狼疾人也(“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 ) ⑸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适”同“啻”,但,仅仅 ) 第2步一词多义 送你一双慧眼 (1)作 舍瑟而作 此疫作也 一鼓作气 作浑天仪 动词,站立 动词,发生、发作 动词,振作 动词,制作 作《师说》以贻之 动词,创作 L有圣人作动词,出现 吾与点也动词,赞同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动词,给予、授予 吾与汝毕力平险 连词,和、及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动词,结交、交好 要离力微,坐与上风 介词,在、于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动词,等待 第3步词类活用一一词性变异含义迥 (1) 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 (2) 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 (3) 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 (4) 曾皙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⑸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小赞礼者;大:大赞礼者 ) 第4步古今异义一一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⑴加之以师旅 古义:泛指军队。 今义:军队编制单位。 ⑵宗庙之事,如会同. 古义:诸侯会盟之事。 今义:跟有关方面联合起来。 第5步 文言句式一一特殊句式多留意 (1) 善人也,信人也(判断句) 译文: 是好人,实在人。 (2) 不吾知也(宾语前置) 译文:没有人了解我。 ⑶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译文:那你们将怎么办呢? (4)尔何如(宾语前置) 译文:你怎么样? (5) 何伤乎(宾语前置) 译文:那有什么妨碍呢? (6)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状语后置) 译文:有别国军队侵犯它,接着把灾荒加给它。 (7) 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译文:治理国家应该讲求礼让。 (或“用礼让治理国家”) (8) 万物皆备于我矣(状语后置) 译文:一切我都具备了。 孔子的社会理想 孔子的社会理想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了解: 第一,人民的基本需求必须得到满足。 《颜渊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 信之矣。子贡: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 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这番话,其实体现出理想和现实两个层 面的论点。足食和足兵,都是为政者建立民信的首要条件。如在二者之间择一,则必以“足 食”为重。孔子十分清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在基本需求方面得到了满 足,社会才会变得安定及和谐。 至于孔子后面的答复,是从现实生活提升到理想层次。 从理 就是属于想方面出发,人生的价值,必须以满足道德的要求为优先。孔子言谈中的“信”, 道德范畴之一。 就是属于 第二,对于财富分配必须均衡。孔子在《季氏篇》开篇即说道:“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 财富的分配不均衡,绝对是一种大患。为政者不需为了增加人口而征战不休, 而是应该依据 现有的国力,尽心去建立一个公正且均衡的理想社会。 第三,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 孔子认为,如果人民一旦富足,自会尽力追求安逸的生活。 这和禽兽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 一旦富足,还必须对老百姓推行教育政策。 孔子所 谓的“教之”,是指学习礼仪。而其最终的目的,当然是希望每个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进 一步达到“天下归仁、世界大同”的理想社会。 以上三点,是既按照孔子的理念,也按照百姓的需求而设立的。 揺発。精研文本 本板块是讲儒者经受了忧患的磨难, 实现了仁爱的理想, 享受了快乐的人生, 达到人性 完美境界。第19章,写孔子和他的学生自述其政治抱负,写出了学生们的性格、志趣,表 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第 20?23章,孟子对于修养境界的论述。 第20章讲,人应分清贵贱 大小,“兼所爱”要恰如其分。第 21章讲,人们要呵护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 此来对待天命。第 22章讲,天地万物我都能够思考、认识。第 23章,孟子通过乐正子谈人 生的六个阶段。 1.孔子为什么要“与点”(赞同曾点)呢? [答案]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 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 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 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 孔子当时不语,在

文档评论(0)

kunpeng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