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导学案问题详解.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文档 《氓》 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氓》的故事情节, 《诗经》的文学常识和现实主义风格。 2、了解叙事诗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课文,分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古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手法 【学习重点】 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 一、基础梳理 1、初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句意。 2、检查订正。 二、积累整合 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公元前 6 世纪的春秋时期,原本叫 做“诗”,因其反映了公元前 11 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 6 世纪春秋中期的 500 年间的古 代社会生活,并收录诗歌 305 首,所以又称“ 诗三百 ”。到了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指 《诗》《书》《礼》《易》《乐》《春秋》) ,才更名为“诗经”。( “五经”与“六 经” 的区别是 “六经”本是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儒家经典。其中《乐经》已失传,所 以通常称 “五经 ” 2、 《诗经》按其容可分为 “风”“雅”“颂” 三部分。“风”又称 15 国风,大都是 民间的歌谣,主要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多属于现实主义作品,后人把它和屈原的浪漫 主义作品《离骚》并称为 “风骚”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 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 《诗经》的表现手法可分为 赋、比、兴 三种。 实用大全 标准文档 “赋”,朱熹在他的《诗集传》中说:“赋者,铺其事而直言之也。”用现在的话说 就是铺直叙,它不借助于更多的形象化的修辞手段,而是直截了当地铺叙述,把要表达的 容有层次地叙述出来,给人以明确完整的印象。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它是用打比方的方式使被比喻的事物 形象生动,以增强诗的感染力量。 “兴”,就是托物起兴,即先写自然界的事物(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风云雨雪、日 月星辰),然后再由物及人,或写人的情绪,或写人的情感,或写人的心理,或写人的容 貌,或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等等。正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即由此物引起 他物。如歌中唱的“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 《诗经》 中运用“兴”的方法大致有三种情况:象征、联想、比喻。如:由雎鸟成双和鸣、相依相 恋的情景,联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以盛开的艳丽桃花象征 新娘的美貌──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周南·桃夭》 );用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卫 风·氓》)来比喻女子年青的时候美丽的容貌。 后人习惯上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的 “六义” 。 三、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正音、句读和节奏。(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 (二)学生根据注释,试翻译课文,互释疑问。 (三)全诗理解 1、完成本文结构图: 情 节 表现手法 事件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赋)

文档评论(0)

Lxq36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