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长相思》教学实录与评析.docVIP

小学语文《长相思》教学实录与评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长相思》教学实录与评析 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教师王崧舟的《长相思》一课,我被王老师的精巧设计、精妙引导和精美的语言所深深震撼,把此课的教学实录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课文介绍: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是清代康熙十五年间进士纳兰性德的一首词。词作者叙写了自己赴边关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一种浓郁的思乡之情。词分上下两阕,即两段。上阕写行程艰辛,下阕写夜不成梦。 王老师执教这一节课的特色体现在三点:一是即时评价好,评价语言丰富,有针对性和激励性;二是课的设计巧妙,层层引读,逐步感悟,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性、实效性;三是老师的文化底蕴丰厚。下面做具体介绍。 谈话导入,直接入题。 师:同学们,喜欢读诗词吗? 生:喜欢。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诵读一首词,题目是《长相思》。 (老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问:作者是谁?生:纳兰性德。) [评:导入简洁明快,直接奔题。] 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反复读,读反复,一直读到读顺为止。 (学生自由读词。) (老师的读书要求非常明确,又有目标可奔,体现了有目的地读书这一方法。) 学生读完,老师进行评价。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非常投入。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1读。) 师:你读的字正腔圆,真好。请坐。还有谁愿意读一读? (生2读。) 师:读的真好,送你四个字:有板有眼。 (评:老师的评价语特别丰富,“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既准确地点出了学生的读书情况,且富有变化。) 师:这首词中有一个生字。(板书:聒),怎么读? 生:guō 师:这个字会读了,谁再来读一读全文?(生读) 师:读顺了。老师请教一个字, “风一更,雪一更”的更是什么意思? 生:深更半夜。 师:(评价)他用了两个词,一是夜,这是晚上,二是深更,夜很深了,真好。(接着解释)更是古代的计时单位,一晚上分五更,从晚上7时起,每两个小时为一更。谁来读一读这句话?(生:风一更,雪一更) 师:再请教一个问题:是不是第一更在刮风,第二更在下雪? 生:不是。 师:你怎么理解? 生:是又在刮风,又在下雪。 师:不错。为什么说风一更,雪一更? 生:风雨交加。 师:有道理。这是古诗词中一种常见的写法,叫做“互”。   谁再把全文读一读?(生读。再指名读。) 师:(小结)老师听出,你们已经把词读通了,读顺了。 三、走进文本,深化感悟。 师:下一步要读出感觉,读出味道。 (评:过渡到精读环节: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让人感到行云流水,也体现了读的层次性。读书不仅要读好语言文字,更要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这才叫真读书。) 师:请同学们练习朗读,反复读,一直读出词的味道和感觉。(学生练读。约3分钟。) 师:(评)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读得真好。你读这首词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诗人把思乡的真挚感情表达出来了。 师:“真挚”这个词用得好。谁再来读?(生边摇头边读) 师:老师想问一下,你读时,时不时地摇一下头,想读出一种什么感情? 生:古代诗人读诗时都摇头。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听别人说的。 师:我也没有亲眼见过。不过,我听你读的感觉,知道你已经把自己搁进去了。谁再来读一读?(生读,读得很有节奏。) 师:你这样读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诗人非常思念自己的家乡。 师:能说出作者此时的心情吗? 生:他在想,我的家人怎么样了。 师:每读一遍,我们都会想到两个字――― 生:思乡。 师:要表达出这种感情,更需要用表情去读,用眼神去读,用心去读。我们齐读一遍。(生齐读。) [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师指导朗读非常巧妙,有读的方法提示,有读的数量保证,为学生感悟文本打下了基础。] 师:请同学们看看文后的注释,插图,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生看书,想,给学生一段时间自主学习。) 师:(引导精读)现在,作者的“身”在哪儿?(板书:身) 生1:在去山海关的路上。 师:从你的回答中,我听出了两点信息:一是你读懂了榆关的意思,榆关就是山海关的意思;二是你知道作者正在去山海关的路上。 生2:他已到了山海关的关道。 师:有道理。读第一句。(生读) 师: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山一程”,作者的“身”可能在哪儿? 生3:在去山海关的的山上。 师:对,谁受了他的启发,读下一句“水一程”,作者的“身”还可能在哪儿? 生4:在船上。 师:在航行在河流中的船上,你能想象他经过的是怎样的水吗? 生5:波涛汹涌的水。 生6:奔腾不息的水。 (评:这里,老师通过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处的恶劣环境。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师:继续往下读,作者的身还可能在哪里? 生7:在帐篷里。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8:夜深千帐灯。 [评: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体现了探究式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