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区中考语文总复习第4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讲文言文阅读第12篇马说(韩愈)课件.ppt

陕西地区中考语文总复习第4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讲文言文阅读第12篇马说(韩愈)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12篇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骈死于槽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面。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按照千里马的食量让它吃饱,马嘶鸣,可是马的主人却不通晓它的意思。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拿着鞭子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三、问题探究 1.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什么寓意? “千里马”寓指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赏识、运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寓指愚昧无知的封建统治者。 2.怎样理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有决定作用。 3.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4.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 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 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有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5.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作者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①用正确的方法使用人才,任用人才②要给予人才正确的优良待遇③要善于听取人才的意见。 6.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示例二: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我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 四、文章中心 文章以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助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