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理论供给需求视角概述.pptx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制度变迁理论: 供给需求视角;第一节 制度变迁:概念与原因;一、制度变迁的相关概念;;;2、制度变迁;;;(2)制度装置;2、制度变迁的原因;;第二节 诺思的制度变迁模型;一、模型的基本假定;;二、模型的主要内容;制度均衡和制度非均衡;改变潜在收益和成本的因素分析;制度安排的创新时间选择 ;在现存法律和制度安排状态中,又有三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制度变迁中的时滞;时滞1:认知与组织时滞 时滞2: 发明时滞 时滞3: 菜单选择时滞 时滞4: 启动时滞 总而言之,任何增大潜在利润规模或确定性的行动都将减少总时滞,而任何扩大相应行动团体规模的行动都有可能产生一个较长的总时滞。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方式比较;一、制度变迁方式的分类;根据制度变迁的主体划分: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根据制度变迁的速度划分:渐进式制度变迁和激进式制度变迁;根据制度变迁的规模划分:整体制度变迁和局部制度变迁;二、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比较;;;案例9-1 诱致性制度变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强制性制度变迁;;案例9-2 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关系 ;制度变迁主体和诱因不同;制度安排采取诱致还是强制方式,一般说来,是由制度安排的性质和范围所规定的;第四节 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1.菲尼的制度变迁供求分析框架;2.对菲尼分析框架的评价;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需求;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制度需求?菲尼认为:“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获得某些潜在利益。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制度安排,他们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下得不到的利益,这时就会产生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需求。” 诺思认为,在现有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潜在利益来源于以下四方面:规模经济、外部性、克服对风险的厌恶和不完善市场的发展。;二、影响制度变迁需求的因素;(一)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德姆塞茨(1967)考察了美国印第安人土地私有权的发展,认为美国山区的印第安人之所以在18世纪之后形成了土地的私有产权,主要原因是动物毛皮的贸易大大地提高了动物的相对价格。动物相对价格的提高促进了更为经济地畜养毛皮动物。畜养毛皮动物要求有能力阻止偷猎,于是诱致了对圈养毛皮动物的土地私有产权进行界定和保护的制度的产生。相反,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迟迟未发生私有产权的制度变迁,因为平原地区的动物和森林地区毛皮动物相比没有商业上的重要性,而且平原动物主要是食草动物,其习性是在广阔的土地上漫跑,为确立私有狩猎边界所获得的价值,由于要阻止动物跑到相邻的土地的成本相对较高而降低了。他由此证明,新的产权制度的形成是相互作用的人们对新的收益—成本的可能渴望进行调整的回应。而相对价格是决定这种新的收益—成本比较的关键因素。 ;诺思和托马斯1973年根据支配产权的规则的制度变迁解释了西欧在900~1700年间的经济增长。在他们看来,制度变迁是由人口对稀缺的资源赋予的压力增加所引致的。他们论证道:在欧洲中世纪的成熟时期(1000~1300年),人口持续增长,劳动的经济价值因而下降,同时土地变得愈益稀缺从而更有价值。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变得普遍起来,它对限制共有财产使用的压力增加了。对土地使用的更为有效的控制是与更为集约的农业生产体制的采用相联系的,三圃制开始替代传统的两年一次的轮作制。在现代早期,人口对土地的持续压力导致公地的废除和从以使用奴隶劳动为基础的耕作制转向由农民所有的所有者经营,或转向由资本主义所有的对工资劳动力的使用。其结果是更为集约的作物生产体制的演进。 ;(二)技术进步 ;(三)市场规模 ;(四)其它制度安排及偏好的变化;偏好的变化 ;权力结构的变化。 权力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现有制度结构的不均衡。权力增长的主体,必然产生新的利益要求,并追求通过打破旧的制度格局,形成新的制度安排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深化中国改革的最大障碍事什么?改革以来产生的既得利益群体或特殊利益群体。形成新的权力结构推进改革。 ;(六)偶然事件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供给 ;(一)制度变迁供给主体;(二)制度变迁供给的原则;(三)制度变迁供给的收益与成本;三、影响制度变迁供给的因素 1.制度环境,宪法秩序和法律规范 决定了制度变迁的选择空间,并对制度变迁的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2.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 制度变迁的思想前提,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向和特色,及其成本 ;(一)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 ;规范性行为准则对制度变迁的供给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规范性行为准则是受特定社会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如诺思、拉坦等)反复强调制度安排应与文化准则相和谐,否则就使一些制度安排难以推行或者使制度变迁的成本大大地提高。

文档评论(0)

hai8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