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植树节的趣闻轶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植树节的趣闻轶事 治病种杏 三国东吴名医董奉,医术精湛,济贫善施,为人治病不收财礼。只要求治 好一个轻病人,种一株杏树,治好一个重病人,种5株杏树。 天长日久,他的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房前屋后竟有10余万株杏树,人称“董林杏仙”。后来,每当杏子成熟,董 奉把它换成粮食。赈济穷人,这就是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从此, “杏林”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思乡植柳 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于拉萨大 朝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荫的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 “公主柳”,现在已成为藏汉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写诗护树 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 十,补栽十株”。他驻兵北京,率领官兵广植树木,被誉为“植树将军”。驻 兵徐州时,带兵种植大量树木,并写一首护林诗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 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广东省中山市翠杏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创始人、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 先生的家乡。在孙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还生长着一棵百年以上树龄的檀香 山酸豆树。这是 1883年,年仅 17 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并亲手栽种 在这里的。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 1893 年,孙中山先生亲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他提 出,中国欲强,须 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 划,规划着农业现代化的远景。 1924年,他在广州的一次讲演中强调: 我们 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 此 后,在他的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1915 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以每年清明节为 植树节的规定,自此中国有了植树节。后因清明节对中国南方来说,植树季节 太迟,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又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 --3 月该文档为文档投稿赚钱网作品,版权所有,违责必纠 --3 月12 --3 月 1979 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每年的孙中山逝世纪念日 12 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