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与儒道佛思想及现代意义.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庸小说与儒道佛思想及现代意义 ———————————————————————————————— 作者: ———————————————————————————————— 日期: 金庸武侠与儒道佛思想及现代意义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阅读金庸小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儒家的仁爱、王道和民本思想,道家深邃博大、无处不在的辩证方法,以及佛家精神疗救伤痛,弃恶扬善的教化作用等等。他的小说赞美了儒家的人生态度,同时又肯定佛道两家的哲理精神,在小说中儒佛道互补。在爱国、重义、尽孝、尊师、守信这类基本道德方面,金庸小说从儒家吸收了很多,但在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选择上,作品又宣扬佛道两家的思想。以下分别浅析金庸小说中的儒道佛思想,并且简单的分析一下在当代的意义。 一 金庸及其作品简介 金庸简介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浙于江海宁袁花镇,是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 2  金庸作品 主要的14部被人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又名《素心剑》)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其他的作品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袁崇焕评传》(附于《碧血剑》之后)    《三十三剑客图》(附于《侠客行》之后)   《成吉思汗家族》(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关于“全真教”》(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易经·阴阳与术数》(附于《神雕侠侣》之后,新修版收)   《陈世骧先生书函》(附于《天龙八部》之后)   《康熙朝的机密奏折》(附于《鹿鼎记》之后) 《金庸散文集》 二 金庸武侠中的儒家思想 1 儒家简介 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君子文化,它把君子的行为、道德规范作为成人的标准,希望人们去努力达到。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以及所提倡的文武双全、"仁勇兼备的思想。一直以来,对武术界有着显着的导向作用。   儒家伦理道德的主线条为仁爱,强调仁为爱人之本,忠恕之道",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以"仁爱"为基本伦理思想所派生出的忠、孝、智、仁、勇、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论语》)等道德标准,一直以来,被作为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使武术这一战斗的力量,伤人的手段被纳入了道德伦理的法规之中,使武术不光成为技击、健身之道,更成为了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途径。因此,“在仁爱的伦理道德法则中,追求文武双全,提倡仁勇兼备,是武术中儒家思想的主要文化内涵。” 儒家以其对人的生存世界、意义世界和可能世界的关切情怀,从成德之教出发,成己成物,仁民爱物,和合人与 HYPERLINK 自然、 HYPERLINK 社会、人己、心灵、文明之间的关系的学说,并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内尽心性,外穷天道,从形上道德理想,圆融现实世界生命智慧和百姓日用之学。它是礼乐文明的根据,价值观念是非的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 2  金庸武侠中的儒家思想 《鸳鸯刀》这部中篇小说讲述了正派与邪派争夺宝刀的故事,传说中这对宝刀中隐藏着一个能无敌于天下的大秘密,小说在末尾揭开了这个秘密,原来鸳刀的刀刃上刻着“仁者”,鸯刀的刀刃上刻着“无敌”,即孟子的名言:仁者无敌。金庸将“仁”作为人们所向往的一种理想,一种最高境界加以颂扬,体现了金庸小说创作的一种主旨,尤为称道的是,金庸在小说中赋予了“仁”新的内涵。他把仁爱精神上升到为国家、为民族、为大多数人这一新高度,表述为兼济天下的志向,舍弃自我委曲求全的人生选择,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为

文档评论(0)

177****71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