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备课讲稿.doc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备课讲稿.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现代文阅读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读两三遍,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携带需要解答的题目,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粗读全文,细读题目涉及的段落。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3)仔细审题,思路清晰。准备答题时,要再次细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我答什么(内容),我要怎样答(形式),题目有几个问,分层作答时,用“(1)、(2)、或①、②”标识。 (4)答题力求做到准确、简洁、全面。答题要点要全面、内容要精确、用词要准确、语言要简洁。如果没有字数限制,尽可能多答。 (5)忠实于原文,尽量到原文找答案,或摘录关键词句重新组合。能用原文作答的不用自己的话答,除非题目有要求要用自己的话作答。 (6)采用“看分答题”的方法。根据分值确定答题要点,比如3分题,可能要答3个要点。 (7)联系上下文作答,答案要尽量与文章具体内容结合。 (8)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者已成功了一半。 具体过程:读题目——读文章——看试题——按试题要求,有重点地再读原文——答题 (文章要粗、精读两遍或以上,基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内容及中心的概括 1、概括主要内容: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 2、文章主旨或中心:①找首段或尾段的中心句或标题。②找文章中间或结尾处的议论、抒情主旨句。 二、记叙的顺序 1、 文章记叙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线索:(1)人物线索(2)物品线索 (3)事件线索(4)时间线索 (5)情感线索 答题格式: 文章以……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楚。 2、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顺序) 作用:叙事完整,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把后面的情节或结果放到开头来写,再交待前边发生的事。) 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进去相干的另外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作用或与文章主体事物形成鲜明对比,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三、理解某个句子或段落的作用 答题格式:(1)内容上: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描写事物特点,表达内心感情,表现人物性格等(2)结构上:开篇——点题、巧设悬念、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设伏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中间——承上启下(过渡),结尾——照应前文(首尾呼应)、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画龙点睛)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伏笔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 区别:铺垫,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是“显性”的;伏笔,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四、语言文字的品鉴 1、指出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反映的人物心理、情感): 答题格式:描写类型(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环境、侧面),表现手法(对比、想像),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复),感官(视、听、嗅、味、触觉): 运用了……描写、修辞、感官, 表现了……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时的……的比喻义或具体含义(……的心理、……的情感)。 情绪与情感分类: 喜:喜爱、喜悦、兴奋、幸福、热情、满足、骄傲、自信、感动、激动、惊喜、感谢、温暖 怒:愤怒、生气、狂怒、暴怒 哀:孤独、悲伤、悲痛、凄凉、悲惨、悲哀、哀怜、压抑、憋屈、委屈 惧:惊吓、恐惧、害怕、自卑、心惊 思:思念、想念、怀念、不舍、依恋、平静、宁静、镇静、空闲、悠闲 恶:厌恶、厌烦、烦恼、讨厌、反感、憎恨、鄙视、不耐烦、烦躁 耻:羞耻、羞愧、尴尬、侮辱、耻辱,惭愧、后悔、内疚 欲:好奇、诧异、惊奇、羡慕、渴望、盼望,希望、期盼 忧:困惑、迷惘、忧愁、不安、担忧、绝望、沮丧、气馁、焦虑、沉郁、苦闷、萎靡、无聊、空虚 信任:虔诚、恭敬、尊敬、崇拜、同情、怜惜、珍惜、怜悯、嫉妒、包容 五、表达方式及作用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2、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人物描写: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行动)、语言(对话)、心理。 作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

文档评论(0)

158****8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