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病理生物学任务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病理学与病理生物学 ( 原病理学) 02任务 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缺氧是由于( A )。 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 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 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血液中氧容量降低 2. 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A )。 低张性低氧血症 等张性低氧血症 缺血性缺氧 淤血性缺氧 低动力性缺氧 3. 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物质是( C )。 硫酸盐 尿素 亚硝酸盐 肌酐 乳酸 4. 血液性缺氧时( D )。 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 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正常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降低 . . 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 5. 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D )。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室间隔缺损 氰化物中毒 慢性贫血 6.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B )。 心脏 大脑 肺 肾 胃肠道 7. 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A )。 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8. 属于发热的是( E )。 妇女月经前期 应激 剧烈运动后 中暑 伤寒 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A)。 . . 产 EP细胞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皮肤血管 汗腺 10. 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D )。 细菌 病毒 致热性类固醇 肿瘤坏死因子 螺旋体 11. 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C )。 细菌 类固醇 cAMP 疟原虫 抗原 - 抗体复合物 12. 不属于中枢发热介质的是( A )。 干扰素 PGE cAmp 脂皮质蛋白 -1 精氨酸加压素 AA 13. 炎症引起较大范围组织缺损 , 修复的主要方式是( A )。 肉芽组织增生填补 周围组织增生、肥大 . . 巨噬细胞增生 缺损周围收缩 缺损的原组织细胞分裂增生 14.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B )。 变性 , 坏死, 增生 变质 , 渗出, 增生 炎症介质的释放 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局部物质代谢紊乱 15. 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A )。 白细胞渗出 分解代谢亢进 局部酸中毒 分子浓度增高 炎症介质形成 16. 关于纤维素渗出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胸膜炎 见于细菌性痢疾 见于绒毛心 见于病毒性肝炎 见于白喉 17. 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C )。 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 任何有机体均可发生炎症 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 损伤必然导致炎症 . . 炎症是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 18.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D )。 浆液性炎 假膜性炎 出血性炎 蜂窝织炎 脓肿 19. 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A )。 生物性因子 免疫反应 物理性因子 化学性因子 机械性因子 20. 寄生虫感染时,病灶内最多见的炎细胞的是( E )。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嗜碱粒细胞 浆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21. 下列不属于浆液性炎病变的是( C )。 胸膜炎积液 感冒引起的鼻黏膜炎 肾盂积水 昆虫毒素引起的皮肤水肿 皮肤烧伤引起的水疱 炎性水肿渗出液位于( D)。 . . 关节腔 胸膜腔 腹膜腔 组织间隙 心包腔 男, 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 是(E)。 鳞状上皮损伤 浆液性炎 纤维素性炎 出血性炎 炎性充血 女, 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 能的病变是( E)。 心包出血性炎 心包表面化脓性炎 心包浆液性炎 心包卡他性炎 心包纤维素性炎 25. 男,36岁,尸检见在脑沟及脑表面, 蛛网膜下腔有一层灰黄色渗出物附着, 此病变是( E )。 脓肿 纤维素性炎 蜂窝织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表面化脓 男、 40岁,肛门区皮下软组织中有一脓肿,形成一个向体表排脓的管道,这个管道最可能称为 D)。 空洞 . . 瘘管 溃疡 窦道 化脓性炎症 细菌入血,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及代谢产物,患者出现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C)。 菌血症 毒血症 败血症 脓毒血症 急性感染 28. 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C )。 心输出量降低 动脉血压降低 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外周阻力升高 外周阻力降低 29. 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A )。 儿茶酚胺 心肌抑制因子 血栓素 A2 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Ⅱ 30. 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 )。 少灌少流 多灌少流 . . 不灌不流 少灌多流 多灌多流 31. “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 A )。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组织液回流增多 动- 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