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教案 鲁教版选修《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docVIP

高中语文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教案 鲁教版选修《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 《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 2《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铁凝的生平与创作,并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阅读选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安然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刚踏入人生的旅途,常担忧纯真的心感到孤独;虽然是路途路途遥遥,却会有朋友有朋友和我会晤。一颗童心就是一个梦呀,一颗童心就是一颗闪光的珍珠!”这是电影《红衣少女》插曲。1985年电影《红衣少女》(根据《没有钮扣的红衬衫》改编)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它的作者便是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 著名作家铁凝的文学作品给人的感觉是质朴、深厚、敏锐、纯净,既有细腻委婉的人性讴歌,又有很多人性丑恶、人生百态酣畅淋漓的刻画,虽然流淌在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及表达和凝聚的情感庞驳多变,但也有始终不变的内核,我想这就是人,对人的关注、人性的透视、人的精神和情感的深挚的追问和探索,所以铁凝是一个本色的作家,是一个深具文学精神的人但仍心灵纯朴、默默地以自己的文学世界和不断的探索对世界和人以凝望、剖析和祝福!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这本小说集。 二、作者、作品简介 铁凝,原姓屈,女,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父亲是著名画家铁扬,原名屈铁扬,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参考课下注解) 四、再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明确: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通过红衬衫揭示了安然喜欢独立、张扬个性的性格特征,并通过红衬衫所引起的校园风波进一步显示了拥有独立个性的女孩安然冲破因循守旧的环境阻障的勇敢与“豪侠”。 每个人对生活都怀有美好的渴望,每个人都渴望依照心目中的自己去活着。“成为所是的自己”本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但却成为每一个人解不开的“心结”。来自自我之外的种种权力意识,总是千方百计地使出各种招数让众人屈从于权力阶层,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权力,老师对学生的权力……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中的安然学习成绩优秀,为人热情、诚实、正直、天真,然而在班里却评不上三好学生。安然本没有错,她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迁就他人,不迎合权威,只是她的不善于伪装,使她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但安然毕竟是安然,评选三好学生那天,她偏要穿上自己最喜欢的那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五、合作探究 探讨文中“安然”这一人物形象有何典型意义? 提示:小说以优美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真诚纯洁的女高中生安然的形象。16岁的安然刚刚开始走向社会,她身上没有因袭的重负,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评价生活的一切,而不愿意按长辈和传统设计的方式去生活。她喜欢穿一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喜欢和男同学一块温习功课,喜欢米晓玲的守信用而不喜欢假模假式的“老冒”。她厌恶虚伪、庸俗和丑恶,总是以自己的方式予以反抗。小说如同一道清澈的小溪,欢快、明朗、流畅,辉映着天光云影的无穷变化。 文章通过一个16岁女生安然的目光体味和展现着变革时代的社会和人生,意味深远。抨击了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大量带有封建色彩的陈腐的世俗观念,揭示了发人深思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问题:在变革时期,老一辈希望下一代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年轻人要求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非常敏感地描述了一个少女的生活,那种青春懵懂的意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