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上边4个图的减重步行训练器属于基本款式,悬吊架加上减重装置,有的配以跑台,有的可以移动,有的是固定的。最近几年,由于虚拟情景技术的发展,使得减重步行训练器发展为下肢康复机器人(被动和主动)(最后打出来的两张图) * * * 左上角是类似外骨骼的机械臂(比较原始),上边三个是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虚拟情景,下边从左到右分别是蝶和的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康复机器手和上肢双侧机器人 * * * 左下角的是用类似功能性电刺激进行作业活动(弹钢琴),右下角的是蝶和的Myo200吞咽电刺激 * * * 上边三张图都是日本的外骨骼机器人。左下角的外骨骼(相对成熟)是日本筑波大学一名教授研发的,它模仿人体工学设计,看上去像是人体的外骨骼,穿戴后可以探测肌肉的着力点,强化人体的肌肉力量,辅助人完成肢体动作,这种装置靠充电电池电池驱动,一块电池充满电可工作约2小时40分。该装置可以协助人的手臂和腿运动,正常人穿上后用一只手就能抬起70公斤重的重物。右下角的没找到出处,不行删了吧。 * * * 图为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康复系统——卡伦(Caren)系统,代表着“计算机辅助康复环境系统”。系统包含(1)6自由度运动平台,可以做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的运动;(2)运动平台上整合有双带自适应跑台,两条跑带可以分别根据患者双腿的步行速度自动调整和设定,完全模拟患者在陆地上的自然行走状态;(3)运动捕捉系统,可以实时捕捉患者的运动数据,并同时显示在大屏幕上;(4)虚拟环境系统:可以模拟几乎任意环境,包括正常行走、穿梭人流、上坡、下坡、吊桥等等,医院当中无法实现的场景在卡伦上几乎都可以实现。 * * 视频当中为一名66岁外伤膝关节截肢患者,治疗师利用卡伦系统训练患者在不同生活场景中行走,有效建立患者的信心 * * 视频当中可以看到,假肢患者利用卡伦系统不仅可以进行步行训练,还可以进行全身动作训练(上肢、下肢),和姿势控制训练,丰富的感官刺激和多重任务训练可以让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 在卡伦上训练过后的患者在回归社会后可以更自如的生活。卡伦系统同样适用于儿童。 * 运动障碍神经康复技术 1 生物反馈技术(视觉、力)+机器人辅助运动 传感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基于模式识别的运动意图检测(生物电、关节角度,精细动作的准确控制) 2 情景互动技术--基于虚拟现实的主动康复训练平台 3 肌痉挛定性分析--静息肌张力 4 第三部分 中风病人通过意念驱动进行重复性的任务练习,以促使病人的大脑可以通过创造新的机能路径来恢复之前丧失的运动能力 建立可视的运动目标导向 大量重复性训练 主动参与 实时生物反馈 第三部分 科学家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只有满足一些“特殊条件”的康复训练才能在脑卒中早期真正有效地让患者大脑受损区域的代偿连接重新建立起来 这些“特殊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吕泽平康复工程技术在脑卒中的应用 机器人辅助训练器 机器人机电外骨骼辅助装置 神经接口或脑计算机接口技术 减重步行训练器 功能性电刺激装置 康复工程新技术在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吕泽平康复工程技术在脑卒中的应用 是通过减轻体重负荷,改善步行能力的一种康复训练器械,近年来国内应用较为广泛。它是是通过减轻体重负荷,改善步行能力的一种康复训练器械,近年来国内应用较为广泛。它是经传送带的强迫性运动,使髋关节被动过伸,肢体向前摆动,纠正步态的不对称性,使步行及平衡能力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 卒中患者步行时患侧肌电活动的影响包括:1、使抗重力肌的运动电位降低;2、降低跖屈肌的前期收缩,防止足的跖屈痉挛,同时减少胫前肌和腓肠肌的同时收缩,使小腿肌肉收缩节律接近生理状态;3、使竖脊肌动作电位接近生理状态。减重步行训练还可以使偏瘫恢复期患者步行速度提高,步幅加大,步行耐力增强,平衡功能改善 康复工程新技术 吕泽平康复工程技术在脑卒中的应用 康复工程新技术 主要技术要求 减重步行训练器 吕泽平康复工程技术在脑卒中的应用 机器人辅助训练器是一种自动化康复医疗设备,以康复医学理论为依据,帮助患者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科学训练,使患者机能得到有效的恢复 计算机--传感器--安全装置 —生理监测(生物电信号测量、生理参数测试等) —运动功能评估(人体运动分析、步态分析、关节活动度检测、平衡功能测试等) 康复工程新技术 吕泽平康复工程技术在脑卒中的应用 康复工程新技术 脑卒中训练康复机器人目前的现状 上肢康复机器已经逐步实现主动、被动、助动三种模式相结合的运动,并实现神经控制参与的目标导向运动,可以精确测量手的平面运动参数,并为患者提供视觉反馈,技术相对成熟 手部康复机器人是目前国际研究的难点,也有一定的突破 下肢康复机器人也逐步改变了以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