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使至塞上》的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篇一】王维《使至塞上》的教案使至塞上教案   《使至塞上》教案   冯济聪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流畅地背诵并默写诗歌。   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诗歌。   2、体会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蕃夷部落不断入侵,唐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见闻写成了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成了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学生自读这首诗   注意字的读音单车(dān) 候骑(jì) ..   三、学生了解作者及诗作背景   王维,字摩法,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人称“诗佛”。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开元25年(737年)春,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   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是被排挤出朝庭)。《使至塞上》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四、学生再读这首诗   思考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的,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明确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五、研读赏析   1、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明确诗人经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过居延”,山高路远,像“征蓬”,又像“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在叙事写景中传达着难言的情感。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萧关,见到了侦察兵,可将官还在前线。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而诗歌却戛然而止。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诗人传神刻画了奇特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无边无垠的大漠,只有一个“大”子才能状其景观在这天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上,那远处燃起的一股浓烟,既孤单又醒目,也只有“孤烟”二子能状其神韵。“直”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有力。而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数,只有黄河横贯期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黄河杳无尽头,“长”子便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一轮浑圆的落日,“圆”、“直”都用得传神逼真,难以言出其妙处,还能找出其它替换的词吗?不能。   六、学生读背课文   【篇二】王维《使至塞上》的教案使至塞上教案   《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 2,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对诗的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所蕴含的内涵,体会诗歌的意境;   三、 教学设想   本诗短小精炼,字面意思易于理解,但涉及较多意象,如“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在讲解这些意象时。要引领学生进入那种立体的画面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要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那一幅“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阔雄奇的画面。同时,要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寄寓在本诗中的情感,通过分析这些意象,使学生由表及里学透这首诗。   四、 教具准备   投影片   五、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唐朝在历史的长河中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是最繁荣强盛的,但是,唐朝虽然强盛,那么它是不是就一直很安定和谐呢?我们通过学习历史知道,唐朝也并不安定,由于各少数民族不断骚扰,所以战事不断,唐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候也乘胜北逐,有扩张领土之意。在这种背景下,开元、天宝年间呢,许多诗人都参加了戍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的所见所闻写进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了唐朝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其实边塞诗最早是发源于汉魏六朝时代,隋朝开始兴盛,只是到了唐朝才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同学们,我们大都生活在南方,大家想知道北方边塞有怎样的一幅风景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一通来领略北方边塞的别样风光!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

文档评论(0)

专注考试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提供各类职业考试、编制考试精品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