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急诊医学科质量控制标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省综合医院急诊医学质量控制标准 为提高急诊诊疗水平,规范急诊医学发展模式,保障急诊医疗安 全,陕西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09)》、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09)》《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 年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以及《需要紧急救治的 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2013)》等规定,制定陕西省三级、二级综 合医院急诊医学质量控制标准。 总 则 一、急诊医学特点 ⒈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症的入口,是普通急诊和危重病急救 患者就医的首诊场所,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⒉急诊患者发病急、变数大、病情轻重相差悬殊,常以症状或体 征就诊而不以某病为主导,病情涉及面广,可供诊断的资料少,医生 常常是面对未经筛选的急危重症。因此,急诊医学需要具备高度责任 心 专业的医疗急救技能的医护人员,需要有定期专业培训和准入机 制,并常需与各专科协作配合; ⒊急诊患者多因遭受意外伤害或突然病情变化而急诊就医,患者 及家属缺少心理准备,易惊慌失措,对诊治要求紧急迫切; 4.急诊医疗随机性强,患者就诊时间、数量、病种及危重程度均 难预料。 二、急诊医学科建设原则 ⒈全年、每天24 小时对社会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 为患者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⒉突出快速、高效、准确、安全的原则; 1 ⒊急诊诊疗一体化,即急诊抢救室-留观或急诊综合病房-急诊 ICU 或综合 ICU (三级急诊手术室)一体化的救治原则; ⒋急诊科独立建制、有 75%固定编制医护人员; 5.儿科急诊遵从国家儿科急诊建设要求。 三、急诊医学科运行体制 ⒈ 急诊医学科与院前急救、重症监护病房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EMSS)相互联系的 3 个部分,急诊医学科是 EMSS 的中心环节。 2. 急诊医学科实行连贯性一体化的救治管理体制,即抢救室-留 观病房或急诊综合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或综合监护病房(GICU),以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的快速高效 运行。 3. 实行与住院危重病急救患者一体化的运行管理体制。 四、急诊紧急病情评估体系及紧急器官功能复苏支持 1.完善的紧急病情评估体系应含有以下内容 呼吸系统功能评估体系:呼吸力学监测:呼吸压力、肺顺应性、通 气相应阻力、呼吸功等;呼吸功能监护: 皮血氧分压、氧饱和度、二氧 化碳分压监测,呼吸末 CO2 等;呼吸相关的血液内环境监测:血气。 循环系统功能评估体系: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无创心电/血压监 护、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阻抗法心功能监测;超声评估:心包及心脏大 血管结构形态评估、心输出量监测、容量负荷及其反应性等监测。有 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水柱法 换能器);肺动脉漂浮导管(PAC);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PiCCO)技术。 神 系统功能评估体系:神 系统查体及功能评估(Glasgow 评 分、脑干功能、脑死亡);颅内压监测(ICP):通过颅内压变化间接反映 脑功能;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通过血流速度等的变化,反映脑供血 2 情况、颅内压,间接脑功能;CT/MRI :准确反映脑部结构变化,间接脑 功能;量化 EEG :直接、敏感地反映损伤的结果;脑氧 脑代谢监测;局 部脑组织氧分压监测;脑组织微透析监测。 泌尿系统评估体系:结构评估:超声、CT、核磁、造影;功能评估: 尿量、肾脏功能相关化验。 内环境系统功能评估体系:床旁快速检测技术(POCT):心肌酶、 BNP、血气、血糖、病原学;急诊临床检验:各类急诊相关化验。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