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docVIP

河南省南阳市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5 -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1.5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这反映出早期中国 A.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C.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 D.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 3.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4.《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但据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遗址中,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A.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中原地区 B.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关中平原 C.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该地经济发展 D.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 5.春秋时期,晋文公创立六卿制,掌管晋国政治、军事和外交事务,按照“长逝次补”的规则轮流执政。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晋国六卿制 A.是晋国确立霸业的条件 B.为晋国分裂埋下了隐患 C.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延续 D.是秦朝九卿制度的基础 6.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A.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B.体现家国同治的特点 C.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D.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8.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文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 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 C.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D.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入儒 9.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10.东汉豪强地主在庄园内纳宾客附徒,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田庄 A.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B.有助于国家培养人才 C.利于维护君主专制 D.不利于地方有效管理 11.唐代开元年间推行了“变造”制度,“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即把庸调(唐朝前期的赋税制度)所收之布帛,折变成白银等,运到京城国库。由此可知,唐代“变造”制度 A.肯定了白银的货币地位 B.提高了政府赋税标准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 12.我国的佣书业是指写本时代图书文献再生产和出版的行业。它是以社会上一个贫穷的、有文化的群体为主力军,受雇为政府、私人、书商、寺观等抄书,以此获取报酬的一个行业。它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六朝,至唐代逐渐式微。我国佣书业式微的主要原因是 A.造纸术不断改进 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申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已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14.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 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lin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