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55.8秦艽生产操作规程第8部分:药材质量及监测技术(SOP)》.pdf

《DB555.8秦艽生产操作规程第8部分:药材质量及监测技术(SOP)》.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备案号:17623-2006 DB63 DB63 DDBB663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555.8—2005 秦艽生产操作规程 第8部分:药材质量及检测技术 2005-08-23发布 2005-09-01实施 发布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发布布 DB63/T555.8—2005 前 言 秦艽是青海省道地中藏药材和传统出口创汇品种。长期以来,过度采挖野生秦艽,造成资源枯竭和 生态恶化,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工种植势在必行。若使人工种植药材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达到“优质、 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目的,必须在药材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乃至全过程制订规范化标准。为此研 究编制秦艽生产操作规程(SOP),供青海省秦艽的生产单位执行使用。 本规程由青海大学医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大学医学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福安、王祖训、李建民、魏全嘉、李向阳、童丽、张华、李海梅、马学元。 I DB63/T555.8—2005 秦艽生产操作规程 第8部分:药材质量及检测技术 1 范围 本文规定了青海省道地中藏药材——秦艽药材质量标准及检测技术操作规程。 本文适用青海省中藏药材——秦艽药材质量分级及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部 3 药材质量 3.1 品种 采用秦艽品种标准。 3.2 药材性状 采用秦艽品种标准。 3.3 主要成分 龙胆苦苷(gentioroside)、当药苦苷(sweryiamarin)、当药苷(sweroside)。 3.4 分级 3.4.1 一等 芦下直径在1.0cm以上,根长10cm以上,龙胆苦苷含量≥4.0%。 3.4.2 二等 芦下直径在0.5cm以上,根长(6~10)cm,龙胆苦苷含量≥4.0%。 3.4.3 三等 芦下直径在(0.3~0.5)cm,根长6cm以下,龙胆苦苷含量≥4.0%。 3.4.4 等外 达不到三等的细根及须根,龙胆苦苷含量≥2.0%。 秦艽茎、叶、花混合品,龙胆苦苷含量≥2.0%。 4 质量检测技术 4.1 鉴别 4.1.1 显微鉴别 根粉末:棕褐色。栓化细胞成片,常与厚壁网纹细胞上下连接,淡黄色或近无色。细胞表面观呈长 方形、类方形或类圆形,每一个细胞由(1~7)个横隔壁把细胞分裂成(2~8)子细胞。草酸钙针晶散 在于薄壁细胞中,微小。内皮层细胞偶见,单个散在;呈长条形,三边增厚,一边较薄。导管为网纹导 管和螺纹导管,偶见网状具缘纹孔导管。厚壁网纹细胞较多,单个散

文档评论(0)

183****99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