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PAGE 1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ⅩⅩ银行
ⅩⅩ企业金融信用业务指引
ⅩⅩ银行企业金融总部
目 录
TOC \o 1-6 \h \z \u 第一部分 总体策略 4
第二部分 常规信用业务指引 23
一、电信行业 23
二、医药行业 25
三、铁路行业 29
四、旅游行业 31
五、广播电视行业 35
六、物流行业 37
七、沿海港口行业 40
八、公路行业 42
九、酒店行业 44
十、房地产 46
十一、施工行业 52
十二、水泥行业 55
十三、造纸行业 59
十四、船舶行业 62
十五、机电机械行业 66
十六、纺织服装行业 70
十七、制糖行业 72
十八、融资性担保公司 74
十九、经营性物业 76
二十、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行业 78
二十一、固废处理行业 82
二十二、大气污染治理行业 86
二十三、汽车与工程机械行业 90
二十四、地方政府相关融资业务 101
二十五、医院行业 108
二十六、教育行业 112
二十七、煤炭与煤化工行业 116
二十八、电力生产与供应行业 125
二十九、石油与天然气行业 132
三十、新能源行业 137
三十一、钢铁行业 145
三十二、铜行业 151
三十三、铝行业 156
第三部分 投资银行信用业务指引 162
第一节 中间业务 162
一、非金融企业标准化债权承销业务 162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发起人) 168
第二节 同业投资业务 170
一、普通非标债权投资业务 170
二、项目融资类产业基金 174
三、股权并购融资类产业基金 183
四、企业资产证券化 186
(一)房地产企业售房应收款资产证券化业务 186
(二)政府债务类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 189
(三)未来债权资产证券化业务 193
五、类永续债 194
六、银租宝业务 197
七、并购贷款 200
第四部分 小微企业信用业务指引 202
第一部分 总体策略
ⅩⅩ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三期叠加的效应持续发酵、经济增速下探的趋势尚未改观,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宏观调控目标将维持不变。内部来看,深化改革的序幕将全面开启,财税体制、土地制度、国有企业所有制等领域改革将全面铺开,产业升级、内需拉动、消费刺激等措施将全面跟进,经济活力将得以持续释放;外部来看,对外开放将持续扩大,“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将加快实施,“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防建设现代化”进程将提速推进,优势行业产能输出、沿线商贸互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将全面发展,新经济增长点将逐步确立。
面对经济增速下降、结构调整加剧、改革主题深化的宏观大背景,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风险管控压力增加、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风险进入长周期上升期,传统产业去产能、去杠杆进程仍未完成,信贷资产质量压力持续增加;同时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收窄,直接挤压了银行的盈利空间,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国家战略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催生大量新的业务机遇,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自贸区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催生政策性机遇,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治理、产业跨区转移等蕴含大量的信贷业务机会;装备升级、智能制造、互联网+等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崛起提供广阔的合作空间;预算体制改革、税收改革、金融和资本市场改革衍生大量创新业务的盈利空间,产业基金、并购贷款、定向增发、债券承销、跨境融资、银租一体等将成为新的业务增长领域和利润来源。
ⅩⅩ本行信用业务投向要顺应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政策导向,全面贯彻总行“稳健经营、实事求是、扬长避短”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树立“风险与收益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按照“强化风险管理、把握主流业务、夯实客户基础、创新转型发展、塑造优势品牌、体现差异发展”的总体原则,推动信用业务向支撑全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客户和重点业务倾斜,扎实推进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面提升风控能力、保障业务健康发展
新形势下,资产质量已成为决定银行盈利的关键因素,风险管理成为全行经营的核心任务。ⅩⅩ本行应合理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控,全面强化风险管理基础,加强业务准入管理,坚守合规经营底线,有效遏制不良资产上升趋势,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对业务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
(一)完善风险体制建设,强化管理基础
落实总行“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要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