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秋 兴 八 首 ( 其 一 ) 杜 甫 1 学习目标: 2. 把握《秋兴八首(其一)》蕴含的诗情; 1. 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 李 杜 文 章 在 , 光 焰 万 丈 长 。 —— 唐 · 韩 愈 环节一:导入 3 杜甫诗风: 沉郁顿挫 取 材 题材广阔、多变、离奇。 —— 天 上人间、陆上海底、神话历史、 梦幻现实,都是其笔触所及 。 李白 : 集中、稳定、贴近现实 —— 目光 始终关注着天下苍生、社会国家, 所写的无不是那一个时代的民情 世态,所发的无不是深沉恳挚的 家国之慨。 杜甫 : 4 杜甫诗风: 沉郁顿挫 反 映 现 实 李白 : 是富有同情心的天才诗人。 是仁者之怀的睿智的思想家。 对劳动人民的苦难,流于 同情,很少探究社会根源。 对政局国势有全景式把握, 总力图探究揭露国家兴衰 成败的深层根源。 杜甫 : 5 杜甫诗风: 沉郁顿挫 诗 歌 体 式 李白 : 最擅长灵活机变的歌行,最不 出色的是格律谨严的七律。 独具艺术匠心的是近体律诗。 李白的创作是情感的喷发, 随心所欲,兴之所之,诗之 所之 杜甫注重功力,故写起律诗 来中规中矩,得心应手 。 杜甫 : 6 杜甫诗风: 沉郁顿挫 抒 情 方 式 李白 : 直抒胸臆、 突发性、灵感式 沉稳性、精思式 杜甫:深沉含蓄、 “ 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 畅为贵;子美以意为主,以独造为宗,以奇拔 沈雄为贵。其歌行之妙,咏之使人飘扬欲仙者, 太白也;使人慷慨激烈,歔欷欲绝者,子美 也。” —— 明 · 王世贞《艺苑卮言》 7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 系 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 砧 。 zhēn xì 秋 兴 八首(其一)· 杜甫 xì ng 8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 766 ) 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 是 八首蝉联 、 结构严密 、 抒情深挚 的 一组七言律诗, 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 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 9 解题:秋兴八首 ?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 情之意。 ?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率后 面七篇。 ? 首章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 , 对秋而伤羁旅,是全组诗的序曲。 10 这首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环节二】思一思,初步整体感知 11 附翻译: 白露使枫树林凋谢衰败了,巫山 巫峡气象萧瑟阴沉。巫峡江中的波浪 汹涌,连接天际,山上雾霭阴沉接地。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 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系在了岸边,也系住了思念故园 的心。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 站在白帝城上又听到了一阵紧似一阵 的捣制寒衣的砧声。 12 【环节三】议一议,解读文本 诵读《秋兴》,回答下面的问题 1. 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意象,这些 意象都有什么样的特点?给你带来 什么样的感受? 2. 、前人评《秋兴八首(其一)》 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 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你是怎 样理解作者的情怀的? 13 1 、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都有什么样 的特点?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意象: 玉露(冷),枫树林(衰败),巫山巫峡 (阴沉),江间波浪,塞上风云(阴沉),丛菊, 他日泪,孤舟(孤独漂泊),寒衣(阴冷),刀 尺,白帝城,暮砧 意境: 阴沉萧森,黯淡萧条,肃杀凄凉,凄清冷 寂,阴森寂寥,衰败萧瑟,悲凄壮阔 14 诗作解读 首 联 : 玉 露 凋 伤 枫 树 林 , 巫 山 巫 峡 气 萧 森 。 状秋色秋声之景,衬低沉凄苦之情。 借秋露清冷、草木凋零描绘巫 山巫峡的秋色秋声, 烘托 阴沉萧森、 动荡不安的环境 气氛 ,以“萧森” 之景抒写诗人壮志难酬、功业无成、 漂泊沦落、转徙他乡的寂寥、孤独、 抑郁之情开门见山, 写景抒情 ,感 情强烈, 定下抒情基调 。 15 诗作解读 颔 联 : 江 间 波 浪 兼 天 涌 , 塞 上 风 云 接 地 阴 。 绘江波塞云,写时局动荡心境波澜。 描绘“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 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 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的图景。 以“骇浪滔天”,暗寓时局的动 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以 “阴云匝地”,象征国家命运光 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16 诗作解读 颈 联 : 丛 菊 两 开 他 日 泪 , 孤 舟 一 系 故 园 心 。 描绘见菊见舟情景,点明思乡。 全篇主题句。“丛菊两开”,指 诗人于永泰元年( 765 )离开成都, 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 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 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 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 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 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 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1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