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PAGE 1
欢迎下载
《百花深处》影片分析
《十分钟年华老去》是英国一家公司斥资上亿元打造的一部短片集,这家公司邀请了全球著名的15位导演每人拍摄一个10分钟的短片,短片的主题就是流逝的时间。《百花深处》是这部短片集的压轴作品,导演陈凯歌作为制作方邀请的唯一一个中国导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他对年华老去的思考与理解。
《百花深处》讲述的是一个老北京的故事,主角冯先生找搬家公司帮忙搬家,搬家公司的人到了空无一物的黄土坡上才知道这个冯先生是个疯子,为了拿到出车费他们就在什么都没有的空地上上演了一出搬家的荒诞剧,最后却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整个短片一共只有不到十分钟,却有着丰富的镜头语言和象征符号,揭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逐渐消逝的主题。
《百花深处》一共可以分为四个场景。场景一也就是故事的开头,是以一个搬床垫的镜头开始,搬家工人的一个“起”字给了一种向上的力量,影片想要展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力量对比也由此展开。接下来镜头里出现了一系列的符号语言,导演以一个仰拍的角度将一栋高楼纳入镜头中,虽然有喜庆的灯笼鞭炮,充满画面的高楼还是给人强烈的压抑感,现代化的生活标志充斥着画面,小孩大叫着“爸爸,我的电脑呢”冲进高楼中,然后我们看见了搬家公司的车,车上贴着“鼎力搬家”几个字,可以联想到成语“鼎力相助”,搬家公司的名字原来也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生活中的一种残存。这时,冯远征饰演的冯先生出场了,与耿乐饰演的搬家工人开始了一段对话,在这里导演让冯先生处于被俯视的角度,暗示了冯先生与搬家公司的力量强弱。冯先生请搬家公司帮自己搬家,对方回答“给钱的活都干”,体现了现代消费主义物质至上的观念。整个场景一向人们展示的就是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这之中出现过两次“慢点慢点”,却正暗示着现代化生活已经快的慢不下来,而与之相对的传统文化却在现代化、消费主义、工业文明的夹击中苟延残喘。
场景二展现的是现代化的北京。水泥公路、立交桥、高楼大厦、北京的CBD商业中心都一一出现在画面中,这里的背景声音很嘈杂,有汽车引擎声、救护车声、广播声等等,体现着现代、后现代主义建设成果,但在繁华的CBD中又有着仿古建筑的出现,西式建筑前的石狮子展现的正是中国文化符号与现代主义的混搭,是当下混乱的大众文化。当冯先生说是不是走错路的时候,搬家工人们都嘲笑他跟不上时代,连道路长宽都不知道,这时耿乐的角色说了句意味深长的“现在只有老北京才在北京迷路呢”,这话中自有一种心酸与悲凉,冯先生是老北京,却在现代化的北京迷了路,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是也在由这些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大众文化等等组成的现代工业文明中迷路了呢?
场景三是从一个相框的镜头开始的,观众们可以通过画面中的相框看见汽车正行驶在一片废墟上。相框是一种凝固的写意形态,从相框看出去的是历史的废墟,画面原本是静止、平和的,却被疾驰而入的汽车破坏了,这正暗示着当下的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迫害。当汽车驶近大槐树的时候,冯先生变得兴奋起来,他用兰花指指着说“到这儿我就认识了”,还整了整自己的帽子,而耿乐的角色则以一种古怪的神情看着冯先生和废墟。在这里,兰花指是古代旦角的一种手势,不禁让人猜想冯先生也许是一个票友,然而他动作夸张、女性化、说话阴阳怪气,并且语音语调带有浓厚的皇城根儿脚下的标志性京味——这和古时的太监形象有众多雷同之处。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言的太监文化载体被安置在了全中国文明发展前沿,同时又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对比之意不言而喻。
场景四是只有一棵大槐树的黄土坡。当搬家公司的人发现被耍了之后,气愤地离去,汽车的反光镜中冯先生就站在大槐树下作为背景渐渐远去,正如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中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接着,搬家工人接到电话,揭出了冯先生“疯子”的身份,返回讨要出车费,一场荒诞的搬家闹剧上演,到这一刻,原本力量处于弱势的冯先生由于双方形成共谋而到达了力量的均衡点。在“搬家”的过程中,紫檀衣橱、金鱼、前清的灯座等一系列物品暗示了冯先生的身份,这里导演给了这些物品真实的配音,告诉人们虽然看不见但它们都真实存在。当搬家工人打碎了冯先生的灯座时,全剧转折,力量对比也变成了“冯强搬弱”,导演在这里以一个仰视的角度拍冯先生蹲在黄土坡上哭诉惋惜灯座,而搬家工人们则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仰望着家长等待批评。瓷器的灯座是china,是中国,是传统文化的物化形式,瓷器碎了意味着传统文化遭到了破坏,但被破坏的只是物化形式,而传统文化的魂却还在,这个魂就是大槐树,是冯先生的精神家园,而被埋没的铃铛就是回归家园的手段,正如冯先生找到铃铛时反复说的“这不是在这吗”,其实说的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虽然受到冲击却始终存在,并未消亡。
影片的最后,导演采用三维动画的形式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立体构图,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