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四年级上古诗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年级上古诗六首 1暮江吟 (唐)白居易 2题西林壁 (宋)苏轼 3雪梅 (宋)卢钺 4出塞 (唐)王昌龄 5凉州词 (唐)王翰 6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精选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因此,他有“诗魔” 之称。 主要作品: 《草》《忆江南》《池上》《大林寺桃花》 《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走近作者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我会读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精选 【吟】 【瑟瑟】 【可怜】 【真珠】 珍珠 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可爱。 【残阳】 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诗意: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地铺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意: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暮江吟》通过描写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时,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从侧面表达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古 诗 三 首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题西林壁 精选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之风,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同为豪放派词人。 主要作品:《赠刘景文》《惠崇春江晚景》 《题西林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走近作者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 【西林】 【缘】 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书写,题写。 因为。 题西林壁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课文讲解 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哲理? 自读整首诗,体会情感 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这首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精选 课文讲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精选 课文讲解 自读一、二句 为什么从不同角度看庐山会呈现不同的景象呢?下面感受一下吧。 精选 课文讲解 齐读一、二句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这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实写,移步换景。 写游山所见,从不同角度看庐山会呈现不同的景象。 精选 课文讲解 品读一、二句 思考:你从中感悟出来什么道理呢?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应该学会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问题。 精选 课文讲解 齐读三、四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精选 课文讲解 齐读三、四句 思考: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他还说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 庐山的局部。 精选 归纳总结 再读这首诗,从这首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精选 古 诗 三 首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雪梅 精选 《雪梅》 作者:卢钺 引入新课 卢钺,字威节,一作威仲,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他自号为梅坡。又称卢梅坡,诗风平易,通俗。 精选 我会读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雪梅 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精选 【降】 【骚人】 【阁】 【评章】 【逊】 同“搁”,放下。 服输。 诗人。 不如。 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诗意: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文档评论(0)

158****6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