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境2 鸵鸟疾病防制》 鸵鸟住白细胞虫病是属血孢子虫目、血变科、住白细胞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鸵鸟的血液和内脏器官的组织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又称“白冠病”。本病发病急,病程短,传染和死亡快。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共济失调,全身广泛性出血并伴有坏死灶。能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住白细胞虫病 沙氏住白细胞虫,成熟配子体为长形,大小为4μm×24μm。大配子体的大小为6.5-22μm,小配子体为6-20μm。宿主细胞变形为纺锤形。大小约为6μm-67μm,细胞核被配子体挤压成深色狭长的带状,围绕于虫体一侧。 住白细胞虫的生活史由三个阶段组成,孢子生殖在昆虫体内完成,裂殖生殖在宿主的组织细胞中,配子生殖在宿主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液中完成。 病 原 沙氏白细胞虫典型虫体 裂殖体:第二代裂殖体,每个裂体内含大量的裂殖子 裂殖子:从裂殖体的裂殖子侵入到红细胞内 配子体:成熟配子体近圆形,大小为15.5μm×15.0μm,大配子的直径为12~14μm,有一个直径为3~4μm的核。小配子直径为10~12μm,整个细胞几乎全为核所占有。宿主细胞为圆形,直径为13~20μm,细胞核形成一深色狭带,围绕虫体1/3。雌性(大)配子体,呈深蓝色(右上)。雄性(小)配子体,呈浅蓝色。 合子:在库蠓中肠内的合子,圆形,呈浅蓝色 动合子:在库蠓中肠内的动合子,呈香蕉状 卵囊:在库蠓中肠内的卵囊,内含子孢子 子孢子:库蠓唾液腺中的子孢子,呈柳叶状 沙氏住白虫发育史 库蠓和纳是本病的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其流行季节与库蠓活动密切相关。当气温在20℃?以上时,库蠓繁殖快,活力强,本病发生和流行也就日趋严重。多发生于5-10月份,6-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热带、亚热带地区气温高,故本病终年发生。 流行特点 病鸵鸟体温升高,精神萎顿,羽毛粗乱无光,缩颈闭眼,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渴欲增加;拉黄绿色、黄白色稀粪;行走无力,共济失调,部分鸵鸟轻瘫,呼吸困难,严重贫血,全身衰弱,常伏卧地上,头颈紧靠地面,无力举起。最后部分病鸵鸟衰竭死亡,病程长短不一,最长的2周以上。 临床症状 全身性出血包括:全身皮下出血;肌肉出血,常见胸肌和腿肌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内脏器官广泛出血,其中又以肺、肾和肝最为常见。 胸肌、腿肌、心肌以及肝、脾等实质器官常有针尖大至粟粒大的白色小结节,这些小结节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分界,它们是裂殖体的聚集点。 病理变化 血液稀薄,凝固不良 胸肌苍白、出血,中央包围有白色裂殖子 心脏表面有白色小结节 裂殖体在胰腺和十二指肠表面引起的小点状突起 裂殖体在心脏表面引起的小点状突起 裂殖体引起的肝脏点状出血及腹膜内出血 可根据临诊症状、剖检病变及发病季节作出初步诊断。从病鸟的血液涂片或脏器(肝、脾、肺、肾等)涂片中,或从肌肉小白点的组织压片中发现配子体或裂殖体即可确诊。亦可采用琼脂凝胶扩散试验来进行血清学检查。 诊 断 药物治疗宜在早期进行,可选用以下药物: 磺胺二甲氧嘧啶,以0.05%浓度饮水2d,后用0.03%浓度继续饮水2d。 氯苯胍,以0.0066%浓度混料连服3-5d,后改用预防量0.0033%浓度。 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按0.03%浓度拌料,连用5-7d。 治 疗 磺胺—6—甲氧嘧啶,按0.2%浓度拌料,连用4-5d。 呋喃唑酮,按0.04%浓度拌料,连用4-5d。 建议每天坚持喂给一定数量的青蒿,既能治疗也能有效的预防该病的发生。 1、消灭吸血昆虫 蠓的幼虫和蛹主要孳生于水沟、池沼、水井和稻田等处,不易杀灭。但成虫多于晚间飞入禽舍吸血,因而可用0.1%除虫菊脂喷洒,杀灭蠓、蚋的成虫。 2、场区周围和场内环境进行彻底打扫,清除杂草,加强鸵鸟舍通风。 防 制 3、定期对鸵鸟舍四周喷洒长效杀虫剂 鸵鸟舍内可用2.5%的溴氰菊脂以250倍水稀释,喷鸵鸟体及鸵鸟舍墙壁、门窗、地面,控制和杀灭吸血昆虫,每周2-3次,同时对周围环境也使用杀虫药,以减少库蠓等吸血昆虫的数量。 4、药物预防 在流行季节,可应用以下物进行预防。磺胺二甲氧嘧啶以0.0025%-0.0075%混料或饮水;碘胺喹哑啉以0.005%混料或饮水;乙胺嘧啶以0.0001%混料;克球多以0.0125%浓度混料;痢物灵以0.01%混料;氯苯胍以0.0033%混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