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能量转移1教学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能量转移 一个激发态分子将其激发能转移给其他分子,自身失活到基态,接受了能量的分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这一过程称为能量转移或能量传递(energy transfer): D*+A→D+A* 如果是传递给同种分子的基态分子,则成为能量迁移(energy migration) : D*+ D→D+D* 如果一个分子将其激发能通过环境(如溶剂)传递给其他分子,这种能量转移过程称为能量跃移(energy hopping)。 有些物质能够有效地加速电子激发态分子的失活,这种物质被称为猝灭剂(quencher)。用猝灭剂使激发态分子加速失活的过程称为猝灭(quenching)。 本身容易被激发并易于将自己的激发能再转移给其他分子,使之达到激发态的物质被称为敏化剂(sensitizer)。利用激发态分子的能量转移,使不易被激发的分子到达激发态的过程称为敏化(sensitization) 敏化与猝灭是同时发生的,是同一光物理过程的两个方面。敏化-猝灭过程发生的是敏化剂向猝灭剂的能量转移 1、 能量转移以及相关概念 用以产生跃迁禁阻的激发态 O2(↓↓)+hν → O2(↓↑) S0(↓↑) + hν → 1S* (↓↑) → 3S*(↑↑) 3S*(↑↑)+O2(↓↓) → S0(↓↑)+ O2(↓↑) 除去不必要的激发态 M + hν → 1M* + 3M* 1)除去3M* : 3M* + Q → M + 3Q* 【 Q —— 三重态猝灭剂】 2)除去1M* : S0 + hν → 1S* → 3S* → 3M* + S 【 3S* —— 三重态敏化剂 】 影响光物理过程 τs=1/(kf+kic+kst+ket[A]) ;фf= =kf/(kf+kic+kst+ket[A]) 影响光化学过程 2、 能量转移的作用与意义 ISC M 3、 能量转移的分类与机制 能量转移的机制 辐射机制 无辐射机制 共振机制 交换机制 通过化学键的能量转移 根据ET的主体、受体、以及环境的不同,能量转移会以不同的机制发生。当D*与A相遇时,ET可能只以一种机制完成,也可能以多种机制完成。 a) 辐射机制 D* → D + hν A + hν → A* D*+A→D+A* 辐射ET的特点 给体的发射光谱可有所改变 ——内过滤效应 给体的发射寿命不变 能量转移速率ket不依赖于介质的黏度 一般为单重态-单重态过程或三重态-三重态过程 ET的效率受容器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影响辐射ET的因素 Donor的发射量子效率фD 发射途中Donor的分子数,这与D*与A发生作用的距离L(通常几十nm,最大可达上百nm)以及受体的浓度[A]有关 Acceptor的吸光能力εA D*的发射光谱与A的吸收光谱的重叠程度 辐射机制的能量转移发生的概率为: 350 400 450 500 F λ / nm 蒽在苯溶液中的发射光谱随其浓度改变的图形 b) 无辐射机制 —— 不通过光的发射与吸收 D*+A→(D* ??? A)→D+A* 用波函数表示:ψ(D*)ψ(A) → ψ(D)ψ(A*) 根据Golden规则,两个状态之间发生跃迁的速率常数为: Ket ∝< ψ i|H| ψf > = < ψ i|He| ψf > + < ψ i|Hc| ψf > He —— 代表电子交换的相互作用,当D与A的HOMO-HOMO 或 LUMO-LUMO重叠时,可导致电子在不同轨道之间的跳跃。这种电子交换作用需要电子云的重叠,即D与A的“相互接触”。 Hc —— 代表库仑相互作用,是一种远程的共振相互作用。即当一个分子的电子在HOMO与LUMO之间跳跃时。可引起另一个分子的共振,可使另一分子的电子在HOMO与LUMO之间跳跃。D与A之间的共振不需要彼此接触,其间没有发生轨道重叠。这种远程相互作用的机制称为共振机制或诱导偶极机制。 ψ(D*)ψ(A) ψ(D)ψ(A*) He 电子交换机制 库仑相互作用 库仑相互作用 ψ(D*)ψ(A) ψ(D)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