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杂交育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混合法的优缺点 品种的许多重要经济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杂种早代遗传率低,选择的可靠性差。 若用系谱法在F2开始选择单株,效果很低,并且由于受到种植群体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损失许多对产量有利的基因和基因型,而混合法可以处理较大的杂种群体,从而可能保存大量的有利基因和基因型,并提供在以后世代中继续重组的机会。到F5-F8时,群体中纯合个体的百分率已达80-90%,这时进行选择可提高选择优良基因型的准确性。 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是:综合性状较好、适应性较强、并有一定丰产性的亲本应安排在最后一次杂交 ,以使其核遗传组成在杂种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从而增强杂种后代的优良性状。 第四节 杂种后代的选择 一、系谱法(pedigree method) ? 这是目前国内外作物杂交育种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的要点是:自杂种的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F2、复交F1)起开始选株,当选的单株分别种植成株行即系统(株系),以后各世代都在优良株系(系统)中继续选择优良的单株,继续种成株行,直至选育出性状优良、整齐一致的系统时,升级进行比较试验。在选择过程中,对各世代都予以系统编号,以便查找株系历史和亲缘关系,故称系谱法。 (一)系谱法的工作要点 (以单交杂种为例) 1.杂种一代(F1) 将杂种种子按组合排列,适当稀点播,以便于拔除假杂种和扩大繁殖系数,并播种相应的对照品种和亲本品种,以便于比较。 用两个纯系亲本品种杂交所获得的F1杂种群体在性状上是整齐一致的,因此一般不进行单株选择,主要是淘汰有严重缺点的杂交组合以及根据亲本的性状表现淘汰假杂种。如果亲本不是纯系,则在F1也会发生性状分离,这时可以进行单株选择。 2. 杂种二代(F2)或复交一代 种植方式:按杂交组合稀点播,播种时应适当加大株行距,同时要均匀布置对照,并种植亲本,以便于比较选择。 在F2世代,所选择的单株的数量,因育种目标、杂交方式、目标性状的遗传力及其遗传特点而定。选株的方法按单株选择的方式进行。将当选的单株分别收获,同一组合的单株分别标明组合号和株号。 在田间选择的基础上,再于室内对各当选单株进行逐株考察和评比,根据田间和室内考察评比的综合结果进行决选,当选的单株分别脱粒并予以系谱编号,然后分别保存。 3.杂种3代(F3) 在这一世代,将当选的各F2单株的种子即F3分别点播种成株行,并在适当的位置种植对照,以便于比较和选择。 种植F3世代及其以后世代的地块统称为选种圃。选种圃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单株、株系鉴定,并最终选出优良的且整齐一致的株系升级进入鉴定圃。 F3株行可称为系统。由于系统间差异表现明显,因此F3是对当选的各F2单株进行鉴定和选择的重要世代。 F3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从优良株行(系统)中选择优良单株。选株时的依据是整个F3系统的表现,从整体表现优良的F3系统中选择优良单株。由于是根据整体系统的表现进行选择的,因此选择的可靠性比较大。 4.杂种4代(F4)及其以后世代。 杂种4代(F4)及其以后世代的种植方式与F3相同。来自同一F3株系(系统)的F4诸系统(属于同一F2单株)称为株系群(系统群)。系统(株系)群内的各系统(株系)之间互为姊妹系。 以2000年配制的单交组合(东方×农林)为例,编号为2000(1)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F1→ F2 → F3株行(系)→ F4株行(系统群) 系谱编号 * 1 * * * * * * * * * * * * * * * 2000(1)-1-1 * * * * * * * * * 2000(1)-1-2 * 2 * * * * * * * * * * * * * * * 2000(1)-2-1 * * * * * * * * * 2000(1)-2-2 *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