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全国卷高考选择题解题技巧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016 · 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 · 27 )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 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 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 变化有助于 ( )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 B 本题考查明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从材料信息看,明 代地方体制经历了从权力分割到权力集中的过程,权力的集中有 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选 B 项。巡抚是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 政长官,集中了地方权力,但并没扩大权力,更没有削减六部原 有的权力,故 A 、 C 项错误 ; 材料反映了地方权力的分合,体现了 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但并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对立关系,故 D 项错误。 31 PPT 课件 ( 2015 · 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 · 33 ) 由表 1 可以推知,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 ( ) 表 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 ~ 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 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 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 B 由表 1 可以看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 所占比例虽然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仍占据垄断地位,故欧美发达国家 已经开始盛极而衰与表 1 不符,故 A 项错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 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下降,反映出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和上涨, 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 B 项正确;从表 1 四国工业生产总和 的比例无法得出各国工业发展程度以及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故 C 、 D 项错误。 32 PPT 课件 题型六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解题技巧】 注意 : ①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如客观、主观、主要、次要、直接原 因、间接、历史、根本原因等 ; ②注意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谁是因谁是果 ; 方法 : ①采取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 在前者一定是因 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 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 , 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 , 主观意识是果。 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33 PPT 课件 ( 2016 · 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 · 34 ) 表一 推动表 1 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解析: B 本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茶叶、石油、可可和天然橡胶 多属于资源类和初级产品,而从事此类生产的国家大多属于新兴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为应对不利的国际经 济秩序而成立行业国际组织,故 B 项正确 ; 这些行业国际组织与发 达国家无关,且材料未体现资源紧缺,故 A 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具 体表现为贸易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故 C 项错 误 ; 材料未体现国际组织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且国际组织的成立是 全球化的产物,故 D 项错误。 34 PPT 课件 ( 2015 ·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 24 ) 《吕氏春秋 · 上农》在描述农耕 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 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 A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 C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材料信息强调一个农夫 “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 五口人”,这实质上是在肯定小农经济对农耕的促进作用,因此 农业收益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所以 C 项正确。 春秋末年,铁犁和牛耕的出现,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 A 项表述与 材料因果关系颠倒,故排除。农业收益的增加有利于手工业和商 业的发展,且材料未体现出战国时期农业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 发展,故 B 项错误。小农经济规模小且脆弱,再加之土地私有易导 致土地兼并,从而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增长,故 D 项错误。 35 PPT 课件 ( 2014 · 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 · 28 ) 1892 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 “欲更

文档评论(0)

yusu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