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饮食文化10.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内涵 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民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涉及饮和食两个方面 饮包括酒和茶; 食包括主食和副食。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包括饮食观念、民情风俗、物产原料、烹调技术、饮食器具、饮食礼仪、食疗养生及有关人物轶闻、文献典籍、历史掌故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二、饮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古书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以这个标准来论:西方文化(特别是近代的美国式的文化)可以说是男女文化,而中国则是一种饮食文化。我们中国圣贤设教把人生的倾泄导向饮食,因此在这方面形成高度的发展。”张起钧 《烹饪原理》 “臣闻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食、色,性也。” 《孟子·告子上》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礼记·礼运》 “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祭,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 《尚书· 洪范》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窪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礼记·礼运》 三、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特征 食医合一 “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周礼·天官冢宰》 “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饮食养生 “饮食之人,大约有三:一曰餔餟之人,秉量甚宏,多多益善,不择精粗;一曰滋味之人,求工烹饪,博及珍奇,又兼好名,不惜多费,损人益人或不暇计;一曰养生之人,务洁清、务熟食、务调和、不侈费,不尚奇。食品本多,忌品不少,有条有节,有益无损,遵生颐养,以和于身,日用饮食,斯为上矣。” 清·顾仲 《养小录》 本味主张 “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餱。”《吕氏春秋·本味》 “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 袁枚《随园食单·须知单· 先天须知》 “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犹如圣人设教,因才乐育,不拘一律。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也。今见俗厨,动以鸡,鸭、猪、鹅一汤同滚,遂令千手雷同,味同嚼蜡。吾恐鸡、猪、鹅、鸭有灵,必到枉死城中告状矣。善治菜者,须多设锅、灶、盂、钵之类,使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嗜者舌本应接不暇,自觉心花顿开。”袁枚《随园食单·须知单· 变换须知》 孔孟之道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论语·乡党》 四、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沿革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 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 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礼记·礼运》 (一)饮食之源:原始社会 人类早期的历史,是一部以开发食物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结构,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创造了悠久的史前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是从用火开始的。火的使用,扩大了食物来源;改变了食物的内部结构。 陶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谷物烹饪发明的,是原始农耕部落的创造。 火和陶器的发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使中国社会文明出现了一次重大飞跃。 考古学家在鸽子堂发掘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烧过的动物骨头,在黑土中还发现过一块木炭。这证明了四五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不仅已经学会利用火;而且已经吃烤熟的食物。 食物原料多系渔猎的水鲜和野兽,间有驯化的禽畜、采集的草果、试种的五谷,不很充裕。 调味品主要是粗盐,也用梅子、苦果、香草和野蜜。 炊具多为陶制,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较为粗放。 菜品相当简陋,最好的美味也不过是传说中的彭祖为尧帝烧制的“雉羹”。 此时先民进行烹调,仅仅出自求生需要;关于食饮和健康的关系,认识是朦胧的。 (二)钟鸣鼎食:三代时期 农业和畜牧业的大发展,人类的食谱得到了大大的扩充。 随着各种炊煮器的诞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