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与AIDS的发现与机理教学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异常 约有1/3的AIDS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表现为记忆衰退、偏瘫、颤抖、痴呆等神经、精神症状。 5、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 感染过程中机体可以产生多种抗体和细胞免疫,但不足以清除病毒。 五、微生物学检查法 1、检测抗体 ELISA是快速检测HIV抗体的标准方法。 2、检测病毒抗原 常检测HIV的P24蛋白。病毒感染的急性期出现,潜伏期常为阴性,病情发展至艾滋病症状出现时又可检出。 3、检测病毒核酸 病毒数量预测生存时间 HIV-1的数量(ml) 生存期(年) 1 六、防治原则 (1)预防HIV感染综合措施 (2)疫苗的研究 (3)抗病毒治疗 (1)预防HIV感染的综合措施 ①建立HIV感染的监测网络系统。 ②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打击卖淫、嫖娼、贩毒及抵制吸毒等; ③加强血源和移植器官的筛选与管理; ④加强国境检疫等。 尚未获得理想的疫苗,在疫苗研究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仍然是HIV包膜的高度变异性,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基因工程疫苗 人工合成疫苗 重组活疫苗 HIV突变株疫苗 由于HIV病毒株快速变异,使获得具有广泛保护性的疫苗研制变得十分困难。 (2)疫苗的研制 一个病人体内病毒氨基酸序列的变化为 1-6% 变化最大的蛋白是gp120 病毒多态性 HIV从感染患者到出现临床症状,病毒已发生很大变化 对HIV感染的治疗,目前使用多种药物的综合治疗,以防止耐药的发生。临床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主要有三类: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3)抗病毒治疗 “鸡尾酒疗法”被证明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复制扩散、延缓病毒感染者发病时间和延长病人生命 鸡尾酒疗法 “鸡尾酒”疗法是把蛋白酶抑制剂与其他多种抗病毒药剂混合使用,在艾滋病病毒刚侵入人体时下药,每一种药物针对艾滋病毒繁殖周期中的不同环节,从而抑制或杀灭艾滋病毒,从而使患者的发病时间延后数年。 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博士 生命的渴望 艾滋病预防 预防经血液传播: 避免不安全注射或输血 远离毒品,抵制毒品; 吸毒成瘾者药物维持治疗; 针具交换。 艾滋病预防 预防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 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 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检测发现的感染者仅 占感染者总数的很小比例 已发现 未发现 70万 22万 69% 检测发现与未发现的比例 采供血感染 注射吸毒感染 母婴传播 性传播 已发现 未发现 经血传播 3、HIV的致病特点和机理 HIV感染和致病的主要特点是能选择性地侵犯表达CD4分子的细胞,引起以CD4+ 细胞缺陷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 。 CD4+ 细胞主要是Th细胞,也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皮肤的朗格汉斯细胞及肠道粘膜的杯状、柱状上皮细胞等少量表达CD4分子的细胞。 (1)CD4+细胞受损; (2)HIV干扰T细胞的抗原识别; (3)HIV诱导的自身免疫应答; (4)HIV超抗原成分的致病作用; (5)HIV的播散; (6)HIV的其它病理作用。 HIV的主要致病机制: ①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 ②子代病毒出芽释放 导致细胞被破坏; 细胞融合 被感染的CD4+ 细胞 gp120 阳性 未感染的CD4+ 细胞 gp120 阴性 ③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其寿命明显缩短; gp120 CD4 ④HIV诱导细胞凋亡; 凋亡小体 受染CD4+细胞 细胞毒性 T 细胞 ⑤特异性细胞毒效应 HIV干扰T细胞的抗原识别 CD4与MHC-Ⅱ类分子的相互作用是T细胞识别抗原肽所必需的,HIVgp120与CD4分子的结合干扰了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使T细胞不能对HIV发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HIV诱导的自身免疫应答 HIVgp120和MHC-Ⅱ类分子均能与CD4分子的相同区域结合,提示这两种分子可能存在共同决定簇,因此针对HIVgp120的特异性抗体能与MHC-Ⅱ类分子发生交叉反应,破坏免疫活性细胞。 HIV超抗原成分的致病作用 HIV基因编码产物有超抗原样作用,其致病机制为: ①作为T细胞的强活化剂,过度激活T细胞, 最终导致T细胞无能反应或细胞死亡; ②激活多克隆B细胞,造成B细胞功能紊乱。 HIV的播散 HIV在单

文档评论(0)

yuzongjuan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