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1.ppt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1.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考:以上著作的作者是谁?上述著作中提出 了什么思想?对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什么作 用?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 特点和影响,其观点有哪些异同之处。 康有为 : 《 新学伪经考》主要是考辩长期以来为人们笃信 不疑的“古文经”均系伪造,对于 动摇封建统治 的思想根基 具有很大的冲击, 为维新变法制造舆 论,作思想准备。 孙中山 :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提出推翻满清贵 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定低价,平均地权。 在该思想的指导下,资产 阶级举行了一系列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 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资产阶级晚期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联系必修一和必修三所学 知识,简要归纳中国资产阶级 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 容、实践活动和特点。 一、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 19 世纪 60 、 70 年代) 1. 背景:伴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从 洋务派中分出 2. 代表人物 —— 冯桂芬、郑观应、王韬 3. 主张:( 1 )初期:正式提出“中体西用” ( 2 )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君民共主”、议会制度) 二、资产阶级晚期维新派 ( 19 世纪 90 年代) 1. 背景 ——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 代表人物 ——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 3. 主张 ——“ 变政”、君主立宪制 (较早期维新派有明显深化) 4. 实践 —— 戊戌变法 三、 资产阶级革命派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1. 背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1. 代表人物 —— 邹容、宋教仁、 孙中山 等 2. 主张 —— 民主共和 3. 实践 —— 革命团体、刊物、辛亥革命等 材料:比较康有为和梁启超思想的异同 同 : 都 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 都主张君主立宪制 异 : 康有为的思想是经过 传统经学 的包装和掩饰下提出来 的 , 用传统经籍甚至 孔子 来证明自己 变法的合理性 ; 而 梁 启超 则显得更加 激进 , 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结合起 来 , 揭露君权神授的荒谬性 康有为( 1858 ~ 1927 ) 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 育家和文学艺术家 ,资产阶级 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曾先后 七次上书 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维 新,以挽救日益加剧的民族危 机。领导了“ 公车上书 ”、 “ 百日维新 ”等中国近代史上 著名的政治改革运动。 主张 实 行西方式的 君主立宪制 ,反对 用暴力革命。辛亥革命后,成 为 保皇党 领袖,反对共和制, 籍 贯 年 代 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广东南海 1858 - 1927 特点 : 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中国传统儒 家思想相结合 . 在后来政治实践中表现 出一定的保守性。 内容 : 君主立宪制 ( 核心 ) ; 主张设制度局 康有为 康有为的民主思想 A. 君主立宪制 (1) 理论基础 :90 年代初期 ---- “ 托古改制” (2) 具体表现 : 公车上书后 (3) 思想变化 : 维新变法前 B. 建立制度局: 性质 —— 全国变法机构,有民主成分 说明 —— 康有为思想的保守性 梁启超( 1873~1929 ) 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 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 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 和文学家 。随其师康有为参 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 本,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 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 步党争取宪政。 1920 年后, 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 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 1932 年林志钧所编之《饮冰 室合集》搜集较为完备。 籍 贯 年 代 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梁启超 广东新会 1873 - 1929 内容 : 君主立宪思想、民权思想、教育 改革 . 特点 : 思想更激进、民权思想更突出、 维新运动后思想更进步 . ①、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1) 维新运动时期 —— 君主立宪思想;民权思想; 教育改革。 (2) 维新运动后 —— 一度倾向革命 ②、梁启超思想的特点: 阐述思想更激进,民权思想更突出; 维新运动后其思想更进步。 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孙中山 (1866-1925) 伟大的民主革命 先行者 。广东香山 ( 中 山 ) 人,赴檀香山成立 兴中会,誓推翻清朝。 1905 年在日本 联合华 兴会、光复会等革命 团体 成立中国同盟会 , 被推为总理。 1911 年 辛亥革命 后被十七省 代表推举为 中国民国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 民权思想: 形成完善 —— 从兴中会建立到同盟会建立 主要内容 ——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主要目的 —— 建立政体;反对帝制;争取人权 三民主义之间关系 —— 紧密结合、完整体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