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1013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
PAGE
PAGE 2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
1013工作面掘进
作业规程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
201
审 批 记 录
矿 长:
副 总 经 理:
安 全 矿 长:
生 产 矿 长:
机 电 矿 长:
技 术 副 总:
总 工 程 师:
编 制:鲁 胜 典
审批意见
目录
TOC \o 1-3 \h \z \u 第一章、概况 1
一、规程编制依据 1
二、巷道用途和位置 1
三、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概况 2
四、安全开采条件 11
五、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12
第二章、巷道施工设计及顶板管理 14
一、巷道设计 14
二、巷道顶板管理及支护说明 15
第三章:施工工艺 21
一、施工工艺 21
二、掘进工艺流程: 22
第四章 炮眼布置及爆破说明书 22
一、爆破作业 22
二、炮眼布置 23
第五章:生产系统 24
一、通风系统 24
二、压风 26
三、综合防尘 26
四、防灭火: 26
五、供电 27
七、运输系统 28
八、通讯 28
九、安全监控 28
第六章 劳动组织及正规作业循环图表 30
一、劳动组织 30
二、劳动组织表 31
三、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31
第七章::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1
第八章 瓦斯抽放系统 32
第九章、防突措施 34
第十章 安全技术措施 35
一、施工准备 35
二、一通三防 35
三、爆破与爆炸材料管理 42
四、顶板管理 44
五、锚杆支护安全技术要求 46
六、防治水 47
七、机电管理 48
八、运输管理 49
九、矿领导下井带班和交接班管理 50
十、严格工程质量监督验收制度 50
十一、灾害应急措施 51
十二、 其它内容 51
PAGE 1
1013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
一、规程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
2、新建系统的采煤工作面布置实际情况。
3、2013年11月最新编制的《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安全专篇》。
4、矿井开采设计
二、巷道用途和位置
1、1013工作面是首采工作面1011的接替工作面,1012机巷、回风巷又是接替1011采煤工作面的主要工程,担负以后1012采煤工作面采煤任务;
1012运输巷道在原有联巷按原巷道(方位角90o)修护后,巷道跟煤层顶板掘进,设计掘进长度320m。然后施工1012切眼与1012回风巷贯通形成采煤工作面。本区域内的煤岩层倾角5~8°,平均倾角6°。井田范围内煤层近EW走向。
2、周围开采情况
回风巷南部采空区。东部为井田边界;西部为采区上山,与之对应的西翼为采空区;工作面北部为未采区。位于本巷道下部煤层为M17,为未采区。
地面建筑物和地形:地面大部为山坡地;
巷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三、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概况
(一)地层及地质构造
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龙潭组(P3l)、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
1)二叠系上统(P2)
① 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
分布于区外南侧,区内无出露,但钻孔中有揭露。岩性为绿灰色玄武岩、拉斑玄武岩,上部夹多层凝灰岩,局部夹砂泥岩及薄煤1~2层;顶部为一层凝灰岩。厚度不详。
② 龙潭组(P3l
出露于矿区南部,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性由灰色、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泥质灰岩、煤层等组成,中、上部一般夹8~10层泥质灰岩。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较发育,含腕足类、瓣鳃类、介形虫等动物化石及大羽羊齿、鳞木等植物化石。含煤13~29层,一般20层左右,含可采煤层7层(1#、17#)。组厚约452m
2)三叠系下统(T1):飞仙关组(T1f
分布于矿区中、北部大片区域,岩性主要为灰绿、灰紫、紫及紫红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中夹少量灰岩,具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含瓣鳃类及无铰纲腕足类动物化石,厚度约550m
① 第一段(T1f 1 ):俗称“卡以头层”,为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中夹细砂岩、鲕状灰岩及泥质灰岩,含瓣鳃类、舌形贝等动物化石,底部具水平层理,厚度130~135m
② 第二段(T1f 2):为灰紫色、紫灰色、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灰岩、细砂岩、泥岩,含瓣鳃类、舌形贝等动物化石。区内出露不全,区域厚度约416
·第一亚段(T1f
·第二亚段(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