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为什么有那么多印度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来西亚为什么有那么多印度人? 我们都知道,马来西亚有大量的华人,但除了华人之外,马来西亚的第三大民族就是印度裔。所以在大马的街头可以看到很有趣的景象,一条街的一侧,是华人的药铺、茶室、会馆;一侧是印度人的庙宇、香料店和嘛嘛档。嘛嘛档是什么,我们后面慢慢讲。 都说在现在的马来西亚,可以吃到最传统和古早味的潮汕味道,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马来西亚的印度味道。 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国家,第一大民族呢,是马来人。第二大是华人。除了这两大民族之外,人口最庞大的民族就是印度裔了。 印度和马来的渊源比华人还要深厚,公元前200多年,印度阿育王就开启了对东南亚的征服,一直持续到公元335年以后,这么几百年来印度人的海上扩张就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还没有开启公元纪年的时候,就有印度人跟着扩张的脚步来到马来西亚了。 但是印度人真正大规模的移居马来,是发生在19世纪的后半夜以后的事情。 原因也有很多。一个呢,当时的马来西亚正在被英国殖民,同时,英国人在马来大量种植橡胶树,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的锡矿,亟需劳动力去从事锡矿的开采和种植工作。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大量印度人同华人一起,涌入了马来西亚“淘金”。说是淘金,其实是作为低廉劳动力输入。这一点很像华人涌入美国的“淘金热”,淘金只是个美好的幻想,其实是去做劳工,非常辛苦。 还有一点,在马来被英国殖民的差不多的时间,印度也在被英国殖民,所以历史上有英属印度这样一个说法。那同属英联邦,马来和印度之间的人口迁徙就没有那么多的桎梏,旅游和移民都比较方便。 另外就是两国的人口基础,印度是人口大国,马来人口相对印度没那么多,又是被英国殖民亟待发展的时候,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印度有人可以输出,马来亟需劳动力输入,就是这几个原因的一拍即合,让我们看到今天在马来形成的庞大的印度裔群体。 后来,虽然马来和印度相继摆脱英国的控制,实现了独立,有很大一部分印度人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但是这批返回印度的人,以高种姓的雅利安裔印度人为主,大量低种姓的泰米尔裔因为贫穷没有旅费,或者回到祖国也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所以留在了马来。 讲到印度种姓制度,这里可以稍微提几句。种姓制度简单的说就是印度教内在教条的社会化反映,就是通过血缘和姓氏,把人分成了上下等,通过工种划分、职业隔离把阶级给固化下来。比如高种姓是婆罗门和刹帝利,次之吠舍、首陀罗,而达利特就属于贱民。 我有听印度的比较年轻的朋友说过,种姓制度在印度官方已经被废除,但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基于印度教内在教义制定的种姓制度如果更改,等于差不多是影响了印度统治根基的意思。 并且这个制度的更改,肯定会撬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再加上种姓制度几千年来根深蒂固在印度的文化里,想要废除也不是那么容易。 我个人对种姓制度非常无法理解,这是完全超出我从小所接受的文化和教育的范畴的事情,但这个制度就是客观的存在在印度社会几千年了。 不过现在在马来生活的印度人,有很大一部分是信仰穆斯林教的。这段历史就简单说一下。 印度人和中国一样,有自己极富特色的饮食习惯和文化。随着移民进入马来,他们也把自己民族的饮食带到了马来西亚。 在槟城,我们尝试过很多刚才提到过的印度嘛嘛档。有些人不知道嘛嘛档是啥,其实“嘛嘛”是马来西亚对泰米尔裔回教徒的称呼,嘛嘛档就是开在路两边的饮食摊子,没错,就是类似我们的路边大排档或者快餐店的样子。 嘛嘛档提供的食物根据铺面大小来定,可以很丰富,也可以很简单。大的嘛嘛档可以提供各种煎饼、炒饭、炖菜、咖喱、酱料等等,已经煮好的食物都用铁盘装着,展示在店铺门口,顾客可以直接挑选,——就是以前中国街头常见的快餐店的样子。 在马来西亚街头,尤其是槟城、马六甲这两座城市,随处可见印度人开的嘛嘛档。为什么呢,因为当初英国人在东南亚殖民的时候,马来西亚的槟城、马六甲以及新加坡这三个城市因为地理位置原因,成为英国马六甲海峡殖民地的三大重镇,也是英国人最早开埠、开辟港口的地方,这里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比较容易赚到钱,大量的劳工涌到这些城市寻找机会,所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在今天的马来西亚,马六甲和槟城,是印度人聚集较多的城市。 槟城有个小印度,也就是印度人聚集区,相当于唐人街之于华人。小印度里仍然保持着印度的传统建筑和生活风俗,就是你一走进小印度,就能感觉到和其他街区完全不同的风情。整条街红红绿绿色彩鲜明,两边的店铺放着很大声的印度歌曲,小超市卖印度食品和生活用品,印度传统服装店,香料店飘出非常浓厚的香味,我们因为好奇走进香料店看看,一下子那个香味像一堵墙一样迎面扑过来,差点被那个香气熏窒息了。 第一次在嘛嘛档点东西,是在槟城“小印度”,那是很有趣的回忆。当时真的是一脸懵。因为嘛嘛档里一个个铁盘里盛的不是菜,是各种咖喱。白的、红的、黄的、绿的,红的浅一点的,黄的深一点的……足足有十多种,但颜色和形状都是一样的难以描述,我完全不知应

文档评论(0)

luckyh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