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试题 1
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很久以前,德国一家电视台推出高薪征集“10 秒钟惊险镜头”活动。在诸多
的参赛作品中,一个名叫“卧倒”的镜头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
拍摄这 10 秒钟镜头的作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
而其他参赛选手多是一些在圈内很有名气的大家。所以这个 10 秒钟镜头一时引
起轰动。几个星期以后,获奖作品在电视的强档栏目中播出。那天晚上,大部分人
都坐在电视前边观看了这组镜头,10 秒钟后,每一双眼睛里都是泪水,可以毫不夸
张地说,德国在那 10 秒钟后足足肃静了 10 分钟。
镜头是这样的:在一个小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列徐
徐而来的火车扳动道岔。这时在轨铁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驶近
小站。假如他不及时扳道岔,两列火车必定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时,他无意中回过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而那列开
始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
抢救儿子或避免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那一刻,他威严地
朝儿子喊了一声: “卧倒!”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轨道。
1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那一边,火车也呼啸而过。车上的旅客丝毫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曾经千钧一发,
他们也丝毫不知道,一个小生命卧倒在铁轨边上——火车轰鸣着驶过铁轨边上,
丝毫无伤。那一幕刚好被一个从此经过的记者摄入镜头中。
人们猜测,那个扳道工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后来,人们才渐渐知道,那个
扳道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许多记者在进一步的采访中了解到,他惟一的优点
就是忠于职守,从没迟到、早退、旷工或误工过一秒钟。
这个消息几乎震住了每一个人,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他告
诉记者,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诫儿子说:“你长大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
的。”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乎乎的,但在生命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 “卧倒”了——这
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惟一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⒈在正面认识扳道工父子之前, “卧倒”镜头能以绝对优势夺得冠军,你认为 “它具有
哪些特色”?
答:
⒉结合全文,为什么说“10 秒钟后,每一双眼睛里都是泪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
国在那 10 秒钟后足足肃静了 10 分钟”?
答:
⒊“卧倒”故事的情节可分为四部分,请概括写出。
开端:
发展:
高潮:
2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结局:
⒋第⑻段说“那个扳道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你认为如何?
答:
⒌请就文中父亲教育儿子的观点和方法谈谈你的看法。
答:
笨男孩与纽扣
他是个笨男孩。对 1/2 与 1/3 谁大谁小的问题,一见就发晕。上了中学,老师曾多次
给他父母暗示,读书不会在他身上发生奇迹。高考那年,全班落榜 3 人,其中就有他。
父母决定让他跟一个师傅学裁剪,他学得很认真。师傅说,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好裁缝,
因为 10 个学员中,他钉的纽扣最结实。
他确实是个不错的裁缝。他不仅纽扣钉得牢靠,而且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实用主义者。
他在裙腰的内侧加小口袋,让穿裙子的人有地方放 BP 机和零钱。他把 T 恤衫的领子去掉,
他把童装的口袋移到胸前。总之,学徒期间,他把老板滞销服装给改造卖光了。师傅说他是
天才。
两年后,真有一个“天才服装店”诞生了,它在广场的一角。那个笨男孩跟师傅一样,
既剪又卖。顾客起初是亲戚和邻居,由于他的纽扣钉得总是很结实,后来又发展到亲戚的邻
居和邻居的亲戚。
一天,几个退休老人在广场上扭秧歌,扣子掉了,笨男孩自告奋勇,义务服务。后来老
人的队伍扩大,发展成秧歌队,他成了秧歌队的义务工——免费钉纽扣,免费做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