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某水库面板堆石坝坝基处理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水库面板堆石坝坝基处理技术 xx水库位于xx省xx市西北部的西山河中游,坝址位于茅田村上游2km的峡谷段内,它是整治漠阳江的骨干工程之一。枢纽 建筑物由大坝、引水洞、地面厂房、 变电站、泄洪洞和溢洪道及五个副坝组成。大坝坝型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图1),坝高69.5m,坝顶长度240m,坝顶▽117m,设计正常高水位▽110m,总库容 3.32亿 m3,装机 3万kw。 1、坝基工程地质条件   坝基处河床狭窄,区域地质构造属华南新华夏构造的西南段,地质岩性以沉积岩为主。坝址岩层走向基本上与河流垂直,河底高程▽53~▽54m,两岸地形不对称。左岸山顶▽132m,山坡▽110m以下平均坡度约45°,▽70m以下河谷岸边陡峻;右岸山顶▽154m,山坡平均坡度约40°,有宽约15~20m的堆积滩地(▽53m~▽60m)。   坝基地层岩性以变质砂岩为主,夹绢云母板岩和碳质页岩,主要属寒武系八村群b层,其产状为N25~40E, NW∠40°~50°。主要断层有四条:F1、F6、F7、F8。其中F1断层在坝基内左岸出露,上游伸向库内,在坝基穿过河床及右岸的断层产状为N30~40W, SW∠70°~80°,宽度 2.0~ 5.0m,是规模最大的,但该断层破碎带压水试验的透水率为 q=7.6吕荣,透水性不强。坝基裂隙较发育,岩石风化较剧烈,平均透水率为26吕荣,左右岸强风化带最大深度达45m;趾板基础大部分为强风化岩。 2、坝基处理的设计   由于河床部分的弱风化基岩埋深较浅,两岸弱风化埋臧较深:右岸在地面以下约25m,左岸在地面以下约40m。大部分趾板基础坐落在强风化岩上,因此,采用截水墙与帷幕灌浆共同防渗,两岸修建挡水墙以形成趾板与坝头的连接;同时进行固结灌浆加固基础。   2.1堆石体基础开挖   上游主堆石体基础要求开挖至强风化岩顶面线以下2m,下游次堆石体基础开挖至强风化岩面上。由于该坝基强风化带夹泥较普遍,设计开挖坡比应较大。根据类比资料坝区天然边坡调查资料,设计开挖坡比值如下表。 各风化带开挖的边坡值 岩 层 分 类 临时边坡 永久边坡 水上部分 水下部分 水上部分 水下部分 全风化带 岩层产状顺坡 1﹕1.5 1﹕2.0 1﹕1.75 1﹕2.0~2.5 岩层产状逆坡 1﹕1.25 1﹕1.5 1﹕1.5 1﹕1.5~2.0 强风化带 岩层产状顺坡 1﹕1.0 1﹕1.25 1﹕1.0~1.25 1﹕1.0~1.5 岩层产状逆坡 1﹕0.7 1﹕1.0 1﹕0.75~1.0 1﹕1.0~1.25 弱风化带 岩层产状顺坡 1﹕0.4 1﹕0.5 1﹕0.4 1﹕0.6 岩层产状逆坡 1﹕0.25 1﹕0.5 1﹕0.3 1﹕0.5   2.2趾板基础开挖   趾板基础开挖以▽68.0m为分界线:▽68.0m以下的河床部分基础开挖至弱风化顶面线下2m;▽68.0m以上的趾板部分开挖至强风化的中下部。为有利于周边缝附近面板应力的改善和延长趾板渗径的需要,沿趾板正向向下游延伸10m的铺盖,开挖至趾板等高程。趾板基础的开挖,要求采用小孔径、浅孔爆破,斜坡部分采用预裂爆破,趾板预留30cm的保护层人工撬挖,保证趾板基础岩面完整平顺,避免破坏原始岩体。趾板基础面不得欠挖,超挖不得超过20cm。   2.3断层处理   趾板基础范围内的断层破碎带采用混凝土填塞处理。混凝土塞的平面位置伸出趾板上游面宽度为2倍断层宽度,伸出下游面长度为4倍断层宽度。在堆石区的断层一般不做处理。   2.4左右两岸的接头挡墙 两岸设计半重力式,基础落在强风化的中至中下部。最大墙高14.2m,靠坝体一侧▽110.0m开始设计1﹕0.3的顺坡,有利于堆石体与挡墙连接。   2.5坝基防渗   坝基趾板和截水墙防渗处理标准按5吕荣控制。由于坝基弱风化岩埋藏较深,河床趾板部分采用灌浆处理,两岸趾板和左右坝头采用截水墙和基础灌浆联合解决坝基防渗。   2.5.1截水墙的设置   两岸部分由于强风化岩层较厚,趾板基础放在强风化岩上。为了满足渗透稳定要求,设置挡水墙,墙厚2m,高度分别为:坝横 0+165~0+240高5.0m;坝横 0+000~0+048高10m,0+048~ 0+060深度由10m渐变至4.0m。左岸坝头▽104m以上大部为全风化岩层,为解决坝头绕渗问题也设置了混凝土截水墙,墙宽2m,长30m,设置高程为▽94m~▽115.0m。   2.5.2趾板灌浆   趾板灌浆分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在趾板上下游各一排,分两序施灌,孔距3m,孔深5m,灌浆压力1~3kg/cm2;单排帷幕灌浆孔设在耻板中间,孔距2m,灌浆孔深入到不透水层(单位吸水率小于5吕荣)即左岸孔深在15m~55m,河床部分5.5m~15m,右岸部分15~30m不等,在固结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