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22】报复性熬夜(标注版).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考精品讲义 熬夜就熬夜,别用“报复性熬夜”来制造焦虑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每天都能学到一个新概念,比如, “报复性熬夜”。熬夜就熬夜,为什么还要加上定语“报复性”?据 相关报道的说法,所谓“报复性熬夜”,是年轻人在报复被剥夺的时 间,“以证明自己仍是自由的,仍有能力安排和掌控自己的时间”。 这段关于“报复性熬夜”的说明看上去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因为 在白天的日常时间里生活压抑,所以,年轻人们选择在夜晚找回自我、 找回自由。如此说来,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当真如此苦闷、憋屈? 那么,那些熬夜的年轻人,到底在做什么?报道里写得清清楚楚: 一位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熬夜时最常做的事是“刷爱豆的微博”。 一名刚入职场没多久的新人,“到晚上才有时间打一会游戏”。一言以 蔽之,他们都选择熬夜休闲娱乐,如是而已。 想不想熬夜、熬夜时干什么,纯属个人自由,这里面不应该包含 任何褒贬。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年轻人本来就是“自由”的, 也有能力安排自己的时间,不存在任何外在的压迫。只是,在生活节 奏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更应该合理地安排好时间。晚上熬夜刷微博、 打游戏,既不利于身体健康,又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学习,显然算 不得合理。 至于说“报复性熬夜”是“一种反抗”“生活中的一种无奈”,则 过于牵强附会。首先,这种“反抗”很是小儿科。即使家人、同事、 领导、社会、环境都给年轻人的生活造成了压力,这种反抗也起不到 1 精心整理 仅供参考 公考精品讲义 任何作用。其次,熬夜和失眠本就是两回事。如果因为精神压力过大 而造成失眠,更应该及时重视自身的心理问题,而非选择熬夜娱乐。 因此,生造“报复性熬夜”这一概念来渲染当代年轻人生活的苦 闷,无非是另一种制造焦虑的手段罢了。不必否认,每一代年轻人都 会有自己的苦恼和困惑。在当下这个竞争空前激烈的社会中,年轻人 深感“压力山大”,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过度强调负面情绪, 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反倒更像是一种无病呻吟。如果这些年轻人愿 意选择熬夜充实自己、努力奋斗,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当然,身体健康仍然是第一位的。在不能保证充足睡眠的情况下 熬夜,从来就不值得提倡。不过话说回来,“报复性熬夜”的存在,正 说明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更自由、更多元了。回想我们的父辈,劳累一 天后回到家,还有做不完的家务等待着他们。沾到枕头就睡着,对他 们来说绝不是什么夸张之词。那时候,没有人想熬夜,更谈不上“报 复性熬夜”。为生活而奔波、为家人而操劳,才是父辈们的每一个日 日夜夜。 “夜太美,尽管再危险,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一句歌词, 将“熬夜”这一行为展现的淋漓尽致。但人们应该记得,熬夜,总是 要付出代价的,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如果因为熬夜影响了 工作、生活甚至个人的身体健康,这显然得不偿失。选择熬夜的年轻 人,对此应有心理准备和充分认识。至于那些执意要通过熬夜来放松 自己、舒缓情绪的年轻人,比起熬夜的爽,身体的健康才更为重要啊。 还有一点需要警醒,“报复性熬夜”和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之 2 精心整理 仅供参考 公考精品讲义 间,不能画上等号。今天,我们面临的焦虑已经够多了,别再不断炮 制了。(via 光明网) 就是不想睡!“报复性熬夜”报复了谁? 现代社会,焦虑无处不在,每当新出现一个描述现代人焦虑的词 语,总会在舆论场上激荡起一波涟漪。这不,“报复性熬夜”的概念 被媒体报道以后,引发了新一轮刷屏和关注。 为工作而熬夜是无奈的,因不良习惯而熬夜是可耻的,但是,如 果熬夜出于自主选择,追求的又是都市青年不可缺失的正常娱乐需求, 就自然而然地招致同情和反思。 报复性熬夜,报复的是什么? 是个体被剥夺的时间。整体来说,在激烈的职场和升学压力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844763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