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总结材料:篱笆寨“换衣”记精准扶贫.docx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总结材料:篱笆寨“换衣”记精准扶贫.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 页码页码页 / 共NUMPAGES 总页数总页数页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总结材料:篱笆寨“换衣”记精准扶贫 黑石河村民小组位于蒲川乡户弄村,原名“蛮蚌”,在傣语中是“有澡堂的寨子”。2019年以前,因寨内放眼望去,所见…初心优秀小编为您整理了《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总结材料:篱笆寨“换衣”记》,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黑石河村民小组位于蒲川乡户弄村,原名“蛮蚌”,在傣语中是“有澡堂的寨子”。2019年以前,因寨内放眼望去,所见之处皆是篱笆,走过之路全是泥路,少见砖墙,多见破瓦立在木柱之顶,被当地人称为“篱笆寨”。   寨中村民全部为景颇族、阿昌族、傣族,有农户51户213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81人,2019年全部实现脱贫。黑石河小组在夯实基础设施、强力发展产业、创建美丽村庄中脱去“泥巴路”“篱笆衣”“贫困貌”,兑现着“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让“有澡堂的寨子”变成“有美丽温泉的小村庄”。   要致富先修路   昔日的黑石河,道路崎岖,绕山环水,一条唯一的进村道路是一条凹凸不平、泥泞不堪的山路。听老一辈的人说起,当娶亲嫁女遇上连日阴雨时,就是全寨子最“丢脸”的时候,不只是一般的小轿车,就连越野车也进不了寨子,新人只能坐在拖拉机上,甚至不时还要下车走上一段,一路颠簸、一路倒腾才能进村,等到了寨子,大家身上都是一身泥水,因此,穿着“水鞋”(长筒雨靴)结婚成为常事。黑石河四面环山,寨子脚下就是良田,但因路不通,让黑石河人“守着金山银山,饿着肚子”。据多年前嫁入黑石河的俸其芝所说,“平时还好,一到雨水天,水深路洼,泥泞不堪,摩托、拖拉机都难驶出寨子,拉不进料子,拖不进肥料,周边农田种不出东西,房子没有材料维修,年轻人也都想着办法的往外‘跑’,寨子里面根本留不住人。”   因此,黑石河人更加懂得“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但修路需要钱,寨子距离外面远、寨内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如此大的一笔资金仅靠自己是不可能修通路的。“这件事不仅村民急,当地党委政府更急”。也正因急在心头、放在心上、挂在心间,2019年,在挂联单位保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方争取项目支持,总投资352.7万元全面实施村内道路建设,建成村内道路5.79公里、25174平方米。其中,争取中央专项扶贫资金180万元,建成组内道路2.3公里、11450平方米;挂联单位保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协调资金104万元,建成进村道路1.487公里、7435平方米;蒲川乡奖补资金53.4万元,发动群众自筹资金15.3万元,投资68.7万元修建入户道路2.003公里、6289平方米。   至此,黑石河村民小组实现进村道路全部硬化、组内道路能硬化尽硬化,一条“致富路”打通了黑石河通往外面的世界,也让这个小村庄脱去“泥巴寨”的“邋遢”外衣,换上“洁净”外套,摇身变成“靓丽村”。   要发展先留人   路不通,地不平,是黑石河村民小组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即使种出了庄稼,也有可能搬不回家,烂在地里,于是,寨内的年轻人们都不愿意留在家。“村里都是些老人和孩子,庄稼也种不了,田地也荒废完,家家户户也都住在篱笆房里”,据当地的村民讲述。“大家都明白,要改变村子的面貌,就必须让大多数年轻人留下来,把家中的田地种起来,将家里的房子修起来,但光是想有什么用呢,路修不通,土地不整治,老百姓就没有钱,再不出去难道全部留下来饿肚子!”黑石河村民小组组长痛心地说道。   于是,为了把人留下来、留得住,真正把村庄发展起来,当地党委政府费尽心思、想尽办法。自脱贫攻坚以来,蒲川乡党委政府就持续为村民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截至目前,在黑石河村民小组实施危房改造10户、扶贫安居工程13户、补齐短板改善人居环境35户、新建卫生厕所12户。2019年在挂联单位保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帮助下,为户弄村争取到土地整治项目,项目总投资858.36万元,涉及户弄村下辖勐来、哪来、黑石河3个村民小组。项目分为土地平整工程、灌溉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三个板块,完成建设规模724.737亩,新增耕地0.12亩,完成土地平整面积105.15亩,新建取水坝1座、渡槽5座,埋设涵管洞98座,新修改建沟渠7.88千米、跌水坎15道,修建田间道和生产路13.51千米。   在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下,在黑石河人的辛勤劳作下,把村寨周边和远处的田地都种上了庄稼,年轻人们也留下来了。如今,村寨中“篱笆房”已成历史,“泥巴路”已成过往。“篱笆寨”也脱去了“篱笆”旧衣,换上“青砖碧瓦”,焕然“新村庄”。   要小康先脱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837587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