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介入放射学常用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1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靶血管插管 原则上要求超选择插管,其水平可影响栓塞术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选择栓塞物质 根据靶血管的直径选择适当大小的栓塞物质。 根据治疗目的选择作用不同的栓塞物质。 优选 释放栓塞物质 始终注视动态图像,手眼协调,控制栓塞物质的准确释放。 低压控流法 阻堵法 定位法 优选 栓塞程度的监测和控制 目前对术中栓塞程度和范围的监测主要靠术者的经验,缺乏实时量化监测手段。 根据注入造影剂显示靶血管的血流速度判断栓塞程度。 可见血流速度变慢时,栓塞程度约达30%~50%;明显减慢时约达60%~90%;造影剂呈蠕动样前进或停滞,则栓塞程度约达90%以上。 栓塞剂一旦进入血管就难以取出,故宁可偏少再追加,而不可过量。 优选 适应症和禁忌症 异常血流动力学的纠正和恢复 AVM 包括脑、脊髓、颌面部、肾、肺肝、盆腔、四肢等部位的AVM,通过栓塞术可使异常血管床闭塞,起到根治性、术前辅助性或姑息性治疗的目的。 一. 适应症 优选 动静脉瘘 多由外伤、肿瘤、手术引起或为先天性,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常见的有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肝癌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等。 静脉曲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精索静脉曲张。 填塞异常血管腔 囊状动脉瘤。 优选 止血 动脉性出血: 外伤性盆腔和内脏出血、泌尿系统出血、消化道出血、严重鼻出血和颌面部出血、大咯血、手术后内出血等。 静脉性出血: 保守治疗无效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血流重新分布 对正常的动脉血供进行栓塞,使之血供由其它动脉供给,以达到某种治疗目的;如盆腔需长期动脉内化疗者,将一侧动脉主干栓塞,而用对侧做插管灌注。 优选 治疗肿瘤 恶性肿瘤主要有:肝癌、多血性肝转移瘤、肾癌、肾上腺癌、盆腔各种富血性肿瘤、颌面部恶性肿瘤、四肢、脊柱及骨盆恶性骨肿瘤等,行化疗性栓塞。 良性肿瘤主要有:脑膜瘤、鼻咽血管纤维瘤、颈动脉球瘤、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骨盆巨大骨巨细胞瘤、椎体动脉瘤样骨囊肿和血管瘤、症状性子宫肌瘤、肝海绵状血管瘤等。 优选 内科性器官切除 治疗目的:消除或抑制其亢进的功能、减少体积或使之彻底消除。 脾功能亢进和巨脾。 肾病引起的顽固性高血压和大量蛋白尿。 异位妊娠可通过动脉栓塞术并氨甲蝶呤灌注而终止。 优选 二.禁忌症 一般原则 难以恢复的肝、肾功能衰竭和恶液质患者。 导管未能深入靶动脉,在栓塞过程中随时有退出可能者。 导管端部前方有重要的非靶血管不能避开,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者。 优选 栓塞反应及并发症 血管栓塞术既是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又是一个创伤过程。 任何组织、器官的栓塞都或多或少地引起患者的生理反应和病理变化。 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规范、术后处理恰当,可以减轻术后反应的程度,降低并发症。 优选 一.栓塞反应 指靶器官栓塞后出现的、预料中的症状和体征,多为自然过程。 表现及程度与使用的栓塞物质的种类、栓塞水平和程度,不同靶器官有关。 轻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重者出现栓塞后综合征。 疼痛,发热,消化道反应。 优选 二.并发症 过度栓塞造成大范围组织坏死,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和功能衰竭。 误栓 : 返流性误栓和顺流性误栓。 感染: 常发生在实质性脏器,如肝和脾。 优选 优选 第四节 经导管动脉灌注术 动脉内药物灌注术发展史: 20年代Beichroder试行动脉插管治疗盆腔脓毒血症; 50年代此法治疗恶性肿瘤偶有报道未普及(无适当动脉给药方法); 60年代Nushaum和Baum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加压素治疗食道静脉曲张; 70年代,外科术中动脉插管术后给药因其并发症多并未普及,经皮穿刺动脉内导管药盒植入术普及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 80年代Chaise报道动脉溶栓术。 优选 第四节 经导管动脉灌注术 经导管动脉灌注术(TAI):指通过介入放射学方法,建立体表到靶动脉通道(导管),再由该通道注入药物达到局部治疗目的。 经导管打药 一、理论依据 药物疗效主要影响因素:药物自身药理作用、病变对药物敏感性、药物在病变区的浓度、药物作用时间。 局部效应:先病灶,后全身血液循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毒副反应; 优选 一、理论依据 IAI的基本方法:是经皮穿刺,动脉内插管至靶动脉,再以等量于静脉给药的药物剂量甚至较小的剂量动脉内灌注,可提高靶器官药物浓度和延长药物与病变接触时间,而外周务浓度不增加,达至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优选 二、适应证 1、止血 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 2、溶栓 如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肺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 3、治疗肿瘤 脑原发性和转移性恶性肿瘤、颌面部原发恶性肿瘤 、胸部、腹部及盆腔的恶性肿瘤 优选 三、禁忌证 1、通过适当的治疗难以逆转的肝肾功能障碍。 2、凝血机制障碍。 3、严重的全身感染。 4、失血性休克。 5、冠心病高血压、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