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竹节人》优秀课件.pptx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竹节人》优秀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 竹节人 语文 六年级 上册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你理解单元导语的意思吗?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开展“有目的地阅读”。 你见过这种玩具吗?它叫竹节人。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竹节人的课文。第一课时带任务读书阅读课文导语,了解本课的三个阅读任务吧!任务?: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任务?: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任务?: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整体感知 要完成第一个阅读任务,我们要关注材料中的哪些内容呢?材料工具制作步骤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具体玩法动作初读课文 做做记号 快速读课文,找出描写竹节人制作和玩法的相关段落,作上记号吧!1.竹节人制作:第3自然段2.竹节人玩法:第8、9、10、11、12、13、15自然段。互动课堂竹节人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默读第3自然段,圈一圈,画一画。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成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竹节人制作指南准备工具材料要求具体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毛笔杆小心崩裂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一截在上面钻一对小眼再锯成八截短的用纳底鞋线穿在一起 这么有趣的竹节人要怎么玩呢?默读第8、9、10、11、12、13、15自然段,找一找有哪些具体玩法,并圈出相应的动词。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单独玩有趣静立不动的样子: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呆头呆脑动起来的样子: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地对打、不知疲倦、也不会倒下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两个放在一起玩刺激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取名号玩 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开心、快乐一起来学一学这几个自然段中的会写字吧!dɑɡēɡùnhuōlǐn学写字棍豁凛疙瘩diāoxiànɡcáichóu雕橡裁筹凛疙瘩棍裁筹豁橡雕左右 结构上下 结构半包围 结构cái写得小一点儿,最后一笔要变为点。学写字裁 为了完成第一个阅读任务,我们是怎样读这篇文章的?(课后第一题) 先浏览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根据任务细读重要部分;写制作指南就关注制作材料、工具、具体步骤的内容;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就关注具体的几种玩法及动作。课堂演练一、辨字组词。沮( ) 蹲( ) 裁( )咀( ) 尊( ) 载( )沮丧蹲下裁剪尊严记载咀嚼二、根据意思写成语。1.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借以形容威力极大。( )2.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3.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4.像老虎要捕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盯着,随时准备掠夺。( )叱咤风云别出心裁挖空心思虎视眈眈三、课文题目的特点是______。DA.以人物的名字命题B.以动物的名字命题C.以人物的语言命题D.以物体的名字命题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围绕第一个阅读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阅读了《竹节人》。这节课我们继续围绕剩下的两个任务来读这篇文章。互动课堂完成剩下的两个阅读任务,要分别关注哪些内容呢?任务?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关注:“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任务?: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关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投入地做玩具:第3、4自然段思考:1、“我”的毛笔真的总是弄丢吗?2、卖毛笔的生意为什么会那么好?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儿则生意特别好。 我们的毛笔都用来做竹节人了,所以就假装丢了,然后再去买,老人的生意当然就好了。妈妈的责怪;老头儿生意特别好侧面描写竹节人对“我们”有着无穷的吸

文档评论(0)

专业中小学课件教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