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pdf

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 动方案( 2019 — 2022 年)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 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 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 落实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国发 〔2019 〕 13 号)要求,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特 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到 2022 年底, 实现 《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 提出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指标的阶段目标,基本建成 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 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落 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加 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为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福祉、共建共 享健康中国奠定重要基础。 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 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 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站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 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 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各地市设立或接 入心理援助热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 80%。 二、具体行动 (一)心理健康宣教行动。 各类媒体要对儿童青少年及 家长、学校教师等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传播心理健康知识, 帮助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身心同健康”意识,掌握应对心理 行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育引导儿童青少年安全合理使用 电脑和智能终端设备, 预防网络沉迷和游戏障碍。 各级教育、 卫生健康部门指导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实施《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指南》。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开展生命教育、亲情 教育、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热爱家人、爱国爱民 的意识,培育积极心理品质。有条件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 指导服务站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面向家长和子女的心理健 康教育。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和科 普宣传,倡导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科学运动、充 足睡眠、合理膳食等,减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诱因。 (二)心理健康环境营造行动。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会 同教育等部门,倡导实施“心理滋养 1000 天”行动,共同 营造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的社会环境,重点关注孕产妇、 2 岁以内婴幼儿及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开展 0~6 岁儿童心理 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学校、村(居)委会、妇联、 关工委、共青团等机构和组织要密切关注儿童青少年成长环 境,建立完善教师或家长暴力行为、学生欺凌行为、儿童青 少年受虐待问题的举报渠道,发现相关问题或可疑情况时, 及时采取措施,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注重保护儿童青少年隐 私。村(居)委会、妇联依托“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引 导家长传承良好家风,关注自身和子女心理健康,依法履行 监护责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子女健康人格和良好 行为习惯。新闻出版、网信、广播电视等管理部门要加大对 网络内容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清理网上与儿童青少年有关 的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重点清查问题较多的网络游戏、 网络直播、短视频、教育类 APP等,打击网络赌博、血腥暴 力、色情低俗等网站和 APP,为儿童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网络 环境。 (三)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文档评论(0)

lyf663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014006200000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