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安全生产目和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安全生产的目的和意义 (一)安全生产的含义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 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二)安全生产的目的 总的来说,安全生产的目的就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的发 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积极开展控制工伤的活动,减少或消灭工伤事故,保障劳动者安全地进行生产建设。 (2) 积极开展控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活动,防止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 者的身体健康。 (3) 搞好劳逸结合,保障劳动者有适当的休息时间,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更好地进行 经济建设。 (4) 针对妇女和未成年工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使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 作用。 (三)安全生产的作用和意义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巩固社会的安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稳定政治环境具 有现实的意义;对于保护劳动生产力,均衡发展各部门、各行业的经济劳动力资源具有重要 的作用;对于社会财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实在的经济意义;对于生产员工关系到个人的生 命安全与健康,家庭的幸福和生活的质量。 (四)安全生产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安全生产法》的第一条,开宗明义的确立了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 生产安全事故,实现如下基本的三大目标,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促 进社会经济发展。由此确立了安全(生产)所具有的保护生命安全的意义、保障财产安全的 价值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功能。 (五)劳动保护及其意义 劳动保护是指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劳动保护的工作内容包括: 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为劳动者创造安适的劳动条件;合理组 织劳动和休息;实行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解决他们在劳动中由于生理关系而引起 的一些特殊问题。 搞好劳动保护工作对于巩固社会的安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稳定政治环境具 有现实的意义;对于保护劳动生产力,均衡发展各部门、各行业的经济劳动力资源具有重要 的作用;对于保护社会财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实在的经济意义。 (六)安全生产的效益 做好劳动保护工作、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除了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外,对于企 业来说,重要的是还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从事故损失的角度,发生了生产事故不但有直接 的经济损失,大量的是体现在工效、劳动者心理、企业商誉、资源无益耗费等间接的损失。 因此,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通常有这样的指标:1 元的直接损失伴随着 4 元的间接损失; 安全上有 1 元的合理投入,能够有 6 元的经济产出。安全的“全效益”应该包括:保护人的 生命安全与健康的直接的社会效益及间接的企业经济效益;避免环境危害的直接社会效益; 减少事故损失造成的企业直接经济效益;保护企业正常生产的间接经济效益;促进生产作用 的直接经济效益等。 (七)安全也是生产力 安全的生产力作用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职工的安全素质就是生产力——由于劳动力是生产力,劳动力的安全素质的提高, 使劳动力的直接和间接的生产潜力得以保障和提高,因此,围绕劳动安全素质提高的安全活 动(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具有生产力意义。第二,安全装置与设施是生产资料(物的生 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资料是生产力,而安全装置与设施是生产资料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因此,安全装置与设施是生产力的组成的部分。第三,安全环境和条件保护生产力 作用的发挥,体现了安全间接的生产力作用。 第二节 安全生产方针与原则 安全方针 (一)安全生产方针 我国《安全生产法》第三条明确了我国推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 “安全第一”的内涵首先是要求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安全与生产发 生矛盾时,坚持 “安全第一”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内涵主要是要求安全工作要做好事前 预防,要依靠安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安全科学管理,提高员工素质;从本质安全入手,加 强危险源管理,有效治理隐患,强化事故预防措施,使事故得到预先防范和控制,保证生产 安全化。 (二)消防方针 我国的《消防法》规定了我国的消防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预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