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室内信号干扰因素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无线局域网室内信号干扰因素分析 引言 目前,无线局域网的规模在我国正逐渐扩大,如:我国台湾省的台北市无线网络建 设的 无线接入点数目已达 4 200 个,覆盖面积 133 km2 ,覆盖了台北市 90% 以上的区域;我国大 陆,无线局域网建设也在快速发展。但是,在无线局域网的使用中,由于无线局域网发射天线 和接收天线之间信号传送经过室外和室内各种遮盖物时,居民区之间的无线局域网信号相互干 扰,室内路径损耗,接收机系统的热噪声和级联系统噪声干扰,同频干扰等引起信号下降。 无线局域网工作频段是 2.4 GHz 和 5.8 GHz ,这些无线信道为共享信道,频率资源非常 有限。随着工作频率及数据传输率的提高,无线信号传播的强度也会降低。因此,如果不考虑 无线局域网的各种干扰,传输速率也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当移动端远离 AP 节点时,会 造成通信质量差甚至无法连接。因此,有必要对各种干扰和信息损耗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 施,从而使无线局域网信号最优化。 1 干扰因素分析 1.1 路径损耗 随着无线局域网的逐步普及,商店、办公室、家庭、学校、宾馆等室内使用无线电脑的用 户越来越多。在建筑物内,建筑材料类型、建筑物内结构和窗户类型等不同,都会影响楼层间 的射频衰减。测量表明,楼层间的损耗并不随分隔距离的增加成分贝数线性增加,而是当楼层 数量增加时,整个路径损耗以较小的比率增加。 一个室内同时考虑楼层和墙壁的较为准确的路径损耗模型为: 式中: LP 为功率损耗系数;指 1m 距离处的自由空间路径损耗; r 表示接收机与发射机 之间的距离; r0 是参考距离,假设为 1 m ;n 是路径损耗指数; Wi 是墙体的衰减系数; Fj 是 楼板的衰减系数; Nw 和 NF 分别是室内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墙壁和楼板的数目。 无线局域网常用的是 IEEE 802.11n 标准,在这个标准下,工作频带常为 5.8 GHz ,提供 的速率范围为 54 Mb/s 。对于频带为 5.8 GHz 室内传播,国际电信联盟推荐的传播模型为: 式中: P0 是发射功率。 路径损耗指数 n 的值要根据具体条件选取,当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相距较近时取值较 小,较远时取值较大,一般无线局域网 n 取 3.1 。 无线信号传播时室内与室外差别较大。室外空旷,信号传播时较少遇到障碍物;室内则不 同,室内信号的传播不仅受到建筑物的布局和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等因素的影响,还和室内门与 门之间是否打开,收发机之间是否有人走动,天线如何安装和安装的位置等有密切关系。 1.2 接收机系统干扰 1.2.1 热噪声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热噪声存在于任何在绝对零度以上工作的电路或系统中,这种噪声可以看成是无数独立的 微小电流脉冲的叠加。根据概率论的极限定理,它们服从高斯正态分布。对于负载电阻为 RL ,其热噪声电流的双边谱密度由式( 3 )给出: 式中: k=1.380 650 5 times; 10-23 J/K ,为玻耳兹曼常数; T 为热力学温度。 进一步可得热噪声电流的均方差为: 式中: B 为接收机的电带宽。 式( 4 )表明,热噪声均方差与负载电阻 RL 成反比,在接收机的设计中,常采用高阻抗 前端。热噪声均方差与接收机的电带宽成正比,为降低热噪声,要限制接收机的带宽。 1.2.2 级联系统噪声 无线局域网接收机一般由天线、放大器、滤波器和混合器等部件组成。总系统的噪声是这 些部件的所有噪声以某种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假设每个部件的噪声系数为 F,增益为 G,内在噪声源的谱密度为( F-1

文档评论(0)

Wang2166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