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原位强化净化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体原位强化净化 充分利用天鹅湖上湖湖泊容量、地形条件及现场状况,通过设置人工引流、人工水草、曝气充氧、景观性生态浮岛等措施,分别形成接触氧化净化区、漂浮湿地净化区、荷花自然净化区、藻类自然净化区,在原位对上湖东北调蓄池入湖污水进行多级强化净化,去除中污水有机质、氨氮、N、P等污染物,消除上湖区域性黑臭,削减入下湖污染负荷。上湖原位强化净化工程措施平面布置及工艺流程见下图。 水体强化净化平面布置图 污水引流工程 天鹅湖最大的外污染源(合流箱涵)与上湖入下湖入口均位于上湖东侧,污水会先进入调蓄池进行初级净化,现有水域情况下,不能充分利用上湖湖面对入湖污水进行净化,为了保证污水在不同污染程度,采用不同的净化手段,且充分湖面面积,在湖面沿东西向布设不透水围隔对入湖污水进行引流,使入河污水进入上湖后先往西侧流动,然后折返向东侧流动,延长污水流经路线,且促使污水经过接触氧化区、漂浮湿地区、荷花自然净化区及藻类自然净化区的逐级处理。根据上湖东西向湖面长度及水位变幅情况,隔水引流围隔长度约350m,围隔高度初步设为2.5m。 人工水草布设工程 本项目拟定在箱涵出水口处布设约2500m2的人工水草,结合两台纯氧纳米起泡机设备形成高效接触氧化净化区,保证对旱季入流污水中污染物在出口处进行高效去除,对雨季溢流污水进行预处理。 人工水草 景观性生态浮岛工程 生态浮岛技术是利用植物吸收、微生物分解等多重作用净化水质的生态修复技术。本工程设置两个立体生态浮岛,位置详见水体强化净化平面布置图。 生态浮岛 曝气充氧工程 根据本工程中水质净化及水面景观的要求,总设置喷泉式曝气机11台,纯氧纳米曝气机2台。其中,喷泉式曝气机主要布设在漂浮湿地净化区内,与立体生态浮床配合使用,同时可提升沿线景观。为了满足接触氧化区对水体中氧的需求,在该区域内布设2台水生纯氧纳米气泡机;为防止末端藻类自然景观区藻类大量死亡出现极端厌氧情况、改善该水域的水动力条件,考虑到该区域对水景观要求不高,布设4台水车式曝气机。喷泉式曝气机及纯氧纳米曝气机基本参数如下: 自然净化 充分利用天鹅湖上湖现有条件,可对经接触氧化净化区和漂浮湿地净化区净化后的折流水体利用湖水体中现有的荷花与藻类对水体进一步净化。分别形成荷花自然净化区与藻类自然净化区。 荷花自然净化区:利用莲藕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时,具有较好的净水能力,对于COD、TN、NH-N、TP、SS的去除率分别为25.9%-57.1%、338.3%-69.7%、45.4%-49.2%、32.3%-47.9%、62.5%-88.5%。因此本项目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荷化片区,对折流污水进行进一步净化。 藻类自然净化区:藻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体总的N、P完成细胞增殖,同时释放氧气促进微生物有有机质的分解。因此利用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在上湖强化净化区末端形成藻类自然净化区,利用藻、菌共生系统净化水体。同时布设4台水车式增氧机,改善区域水动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本人从事建筑10多年,擅长技术方案编制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08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