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 绪论- 1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
(一)研究背景- 1 -
(二)研究意义- 2 -
二、研究现状综述- 2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5 -
(一)研究内容- 5 -
(二)研究方法- 5 -
四、创新之处- 6 -
第二章 明清渝东南土家族文人诗的创作群体- 7 -
一、土司时期的家族文人群体- 8 -
(一)秀山土司文人- 9 -
(二)石柱土司文人- 9 -
(三)酉阳土司文人- 10 -
二、 “改土归流”后的文人群体- 10 -
(一)土司后裔文人- 11 -
(二)庶族科举文人- 12 -
第三章 明清渝东南土家族文人诗的思想内容- 15 -
一、土司时期的家族文人诗- 15 -
二、 “改土归流”后的文人诗- 17 -
(一)慨叹世事变迁- 17 -
(二)关心民生苦乐- 18 -
(三)担忧国家命运- 19 -
(四)感喟平生遭逢- 20 -
第四章 明清渝东南土家族文人诗的艺术成就- 22 -
一、诗歌样式- 22 -
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 诗歌主张- 23 -
(一)崇尚“性灵”- 23 -
(二)本土诗论- 24 -
三、 诗歌技巧- 25 -
(一)巧妙引用- 25 -
(二)善用事典- 26 -
(三)口语方音- 27 -
第五章 明清渝东南土家族文人诗的文化内涵- 29 -
一、对汉族文化的认同感- 29 -
(一)对汉族历史的追忆- 29 -
(二)对汉族名贤的景仰- 30 -
(三)对儒释道三家的认同- 31 -
二、对本民族的归属感- 32 -
(一)对地域事象的描摹- 32 -
(二)对地域风物的偏爱- 34 -
(三)对地域文学的推崇- 35 -
结 论- 36 -
参考文献- 37 -
附 录- 40 -
致 谢- 46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47 -
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明清渝东南土家族文人诗研究
摘 要
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因此它的文人文学皆以汉字书写。重庆土家族人主要生活
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石柱一区四县。该地区本土文人诗萌芽于南宋,
而诗作的大量出现则始于明代中叶。本论文从该地区土家族文人诗的产生发展历程入
手,以明清两代渝东南一区四县的土家族文人诗为研究对象。全文共五章,除绪论外,
分别论述明清渝东南土家族文人诗的创作群体、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文化内涵,并由
此一窥渝东南土家族文人的创作心理,深化对土家族文学宝库的认识。
纵观渝东南土家族文人诗的发展历程,它的创作群体主要分为土司时期的家族文人
和“改土归流”后的土司后裔与庶族科举文人。继最早留下诗作的酉阳宣抚使冉云之后,
该地区的一代代诗人以少数民族之姿,创作出了大量内容丰实、艺术丰润、思想丰庞的
诗歌作品。由于时代背景和政治地位的巨大变化,两大创作群体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呈
现出较大的差异:土司家族文人诗作以写景书怀、酬答唱和为主,仅冉天育的作品以其
较强的思想性独树一帜;“改土归流”后的土家族诗人则心怀天下国家、关忧民生苦乐、
慨叹人生遭际,并表现出封建社会末期诗歌的独特风貌。
为了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明清时期的渝东南土家族诗人在创作中使用古体诗、格
律诗、词、竹枝词等多样
文档评论(0)